Protected Image

坐地起价?没那么容易!丨妖镍

2024-08-18 09:09:57 汽车知识 bianji01

 

“事有反常必为妖”。

2022年,“妖”事很多。第一个,就是“妖镍”。

这轮“妖镍”火出圈,不但让我们“见证”了这场LME(伦敦金属交易所)的期货交易“史诗级大战”,而且,事情反转又反转,到目前为止LME还处于停盘状态。

再者,也让幕后人物“世界镍王”项光达浮出水面。作为青山控股集团的掌门人,出手名不虚传。

看看项光达回应媒体的话就知道,“老外的确有些动作,正在积极协调。我们接到很多电话,国家有关部门和领导对青山都很支持。青山是家优秀的中国企业,仓位和经营都没有问题。”

非常淡定,举重若轻。就像深海的鲸鱼,平素“深深海底行”,只会偶尔露出水面喷次水,这场金融圈“史诗级逼空”,外面像一场飓风,风暴眼中是平静无波的。

这次“逼空”事件,也让我们瞥见了真实世界的残酷杀戮一角,毕竟,让LME也不得不“拔网线”以自救的事,也算活久见了。

那么,作为汽车行业的从业者,不禁要问,“妖镍”的蝴蝶效应传导过来,会引起怎样的结果?

影响没那么大

首先,要纠正有些媒体的妖镍“逼死”汽车行业內XXX的观点。

镍价虽然在期货市场疯涨,但是汽车行业用镍,是受供求关系决定的,不能脱离实际空谈。

镍,是有色金属家族的小众品种,在汽车行业的应用,一个是不锈钢,还有就是三元锂电池。镍在三元锂电池中的作用,就是提供更高的能量密度和更大的储存容量。现在汽车行业內关注和受影响的,主要是电池用镍。

按照测算,以目前最多用的523锂电池(正极材料中镍、钴、锰比例为5:2:3)为参照,每GWh电池大约需要5000吨正极材料,其中镍需要大约1519.5吨。当然811电池用镍会更多。

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产业创新联盟发布的数据显示:2021年中国动力电池装车量累计154.5GWh,其中有镍需求的三元锂电池装车量为74.3GWh。合计下来,镍(按523算)的用量大概在11.3万吨。

而根据统计,2022年镍供给预计增加35万吨至267万吨,供给增速高达15%。其中,不锈钢占镍需求80%,年增速在7%左右。那么电池用镍大概在53.4万吨,足够用了。

同时,这次因为炒高镍价,对于汽车产业来说,按照期货分析师的说法,利好供给放量和挤压需求, “镍价在高位不可持续。”近日,沪镍再次开盘后,跌停就是佐证。

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在近期的月度产销会议上也表示,近期“妖镍”价格上涨属炒作,年终可能会回归,因为镍矿在印尼等地规模最大,在此之前被踢出交易无法交割的俄罗斯镍矿规模有限。所以,对新能源汽车产业链下游环节影响并不是很严重。

而且,对于镍价未来走势,东证期货有色首席分析师曹洋曾经分析称,“从2022年原生镍供需平衡角度看,大概率会逐步转向过剩,中性预估供需‘边际过剩’会接近20万金属吨,这个量级无论是对库存边际变化,还是对价格而言,都将产生深刻影响。此外,考虑到美联储加息及缩表预期影响,中期来看,镍价很难出现持续性大周期上涨。”

当然,“妖镍”短期內对汽车行业的影响还是有的。

之前,摩根士丹利(Morgan Stanley)汽车分析师Adam Jonas曾说过,“镍的价格在一天内就上涨了67.2%,这意味着制造每台电动车的平均投入成本增加了约1000美元。”

中金公司研报显示,伦镍价格从2万美元/吨上涨至5万美元/吨,单车带电60KWH的8系(811电池等)新能源汽车镍原料成本约增加1万元。

短期来看,各种原材料涨价太快,包括电池、钢材等,上游赚得盆满钵满,下游的车企确实承压过大。

从相关数据来看,2月份新能源乘用车批发销量达到31.7万辆,渗透率达到了22%。这对于上游供应链的需求造成了挤压。

对此,进入2022年以来,新能源汽车已经经历过一轮价格上涨,比亚迪、特斯拉、小鹏、大众、威马等车企都已经纷纷提高新能源汽车售价。

幅度从数千元到两万元出头不等。有的车企甚至停止了部分“亏损”车型的接单。

比如,欧拉汽车“停止接单”事件。欧拉品牌CEO董玉东已经对此进行过分析,按照测算,每生产一辆欧拉黑猫,都要亏损约17000元。但是,这主要是磷酸铁锂电池涨价等缘故,跟镍的关系还不是很大。

其实,很多车企担忧的是,今年市场整体会出现增长不及预期的情况。

所以,“妖镍”涨价问题并不是对于汽车行业发展的关键影响因素。这点我们应该分辨清楚。

逼空,反逼空

回头来说,这件事为什么这次刺激?

就在于,短短三天发生几个峰回路转,电视剧都不敢这么拍。

事件起因,是这次青山在伦敦金属交易所LME“套期保值”,做了20万吨的一级镍(镍板)空单。

结果3月7日、8日镍价连续大涨248%,冲破10万美元/吨,青山一下子被多单逼上绝路。

所谓“做空”镍,就是觉得镍价未来会跌,直接以现在价格拟一张合约卖出,合约上的交付时间可能是三十天也可能是三个月,在到期前履约就行。

而如果到时一级镍(镍板)真的跌了,青山就可以赚个差价。交付方法有两个:对冲和交割。

对冲,就是拿市场上的等量合约去平仓,交割就是现货交付。当然,交割时也有很多门道,有缓冲余地的,这是很多人都不知道的。

至于为什么青山一家生产镍的制造商要做空镍?这就是业内通行的,用“套期保值”交易来对冲风险的做法。

不过,青山做空的底气在于,它既生产一级镍也生产二级镍,就算做空失败,手里没20万吨现货,也是可以购入俄镍交付的。

这里简单交待下青山的背景,不显山不露水的青山,却先后拿下不锈钢和镍铁产业两个全球第一,在业内话语权非常大,期货市场上也是条“大鳄”。

而且像华为一样,青山控股至今未上市,旗下控制134家公司的创始人项光达的具体财富,也隐秘难量。

 青山控股印尼工业园区

所谓“不怕一万,就怕万一”,因为俄乌战争的关系,俄镍被踢出了交易。后果就是,现货的渠道断了。

另外,市场上现货也被对手“扫货”扫得差不多了。所谓期货交易,更是一场看不见硝烟的战争,你有漏洞,那就立刻会被对手攻击。

而且逼空之前“扫货”一说,也不是空穴来风。数据显示,2021年以来,LME镍库存呈逐月下降态势。2021年1月LME镍库存为24.9万吨,之后几乎每个月环比下降。截至上周,LME镍库存再度下降3006吨至7.68万吨。

据华创证券有色团队统计,截至3月4日,电解镍全球库存8.13万吨,自2016年库存50万吨之后一路下降,当前为2010年LME镍上市以来的最低库存。至少,这为此次“逼空”创造了现实条件。

两天时间里,镍价突然猛涨,多单把镍价推高248%,前后近一年的“逼空”做局成功。

很明显,多方(传说中是瑞士嘉能可,只有它有这么大的能量)瞄准了青山做空这件事,又知道它肯定没现货,然后恶意炒高镍价,等待收割。

这对做空镍的青山控股来说,无异于被逼到了陷阱边缘。

 LME

不过,这时候很有意思的是, LME伦敦金属交易所出来宣布,3月8日这天的镍交易全部“作废”。按照互联网的说法,就是“拔网线了!”

3月9日晚上,青山表态,自己已经调配到足够的现货,一下子又将做多的对方逼上梁山。这相当于青山一把“梭哈”要交割,多方的底牌就得亮出来。这可是需要付出几十亿美金现金来收货的。

按照网络的说法是,“国储+金川”出手相助,青山用自己的高冰镍(含70%镍),置换了国内的金属镍板,2天内换到20万吨镍板可以交付。官宣,摊牌了。

而且,青山的底气就像一位研究人士说的,就算真的亏损80亿美元,“以青山2021年营收超3500亿元和全球不锈钢粗钢20%以上市占率的龙头地位来看,最多影响现金流,不至于伤筋动骨。”

到现在,双方基本上都是明牌了,只等LME协调完毕出结果。而这波操作,作为旁观者也算是“见证历史”,实在太过刺激!

生态为重

那么,接下来的问题就是,为什么LME选择了“拔网线”?

说到具体的期货交易细节,因为我不是专业人员,没法详细解读,所以主要是把原因分析清楚。

首先,青山“妖镍”事件不是孤立的,如果联系这些天俄乌战争后,挪威主权基金卖出、中概股被美国退市等等一系列骚动作,“金融战”的氛围是扑面而来。况且,俄乌大战就像当初的一战巴尔干火药桶,搅得“整个晋西北都乱成一锅粥了”。

这个时候,趁火打劫、“做局”的想法也是自然的。显而易见,青山作为对手,又露出那么大漏洞。

但是关键在于,这次多空厮杀,多单“逼空”把整个期货生态彻底给搞乱了。

“妖镍”价格高不可攀,带动其他经纪人也爆仓,整个生态如同遭受了一场“核爆”,无疑是灾难性的。因为没人交易的期货市场,毫无意义。

虽说,处理方式也很简单、直接,如果青山能够正常“交割”现货,多单一方就得掏出炒高了好几倍的真金白银来收货,更惨。但要说最终结果,说实话,两方都有问题。

所以,这次LME“拉闸”拔网线,实际上是“自救”生态的举动,绝对是必要的。

这也是相关人士“五矿 陈天鹏”所说的,“LME不在乎别人的死活,它在自救”的含义。这不是什么“港交所花20亿美金收购LME,是自己人了”的脑回路清奇。因为,再不收手,大家没得“玩”就惨了。

按照业内人士分析,青山是赚还是亏,要看青山是以多少钱、什么代价换来现货,而多方(嘉能可?)是赚还是亏,则要看建仓扫单时花了多少钱,以及收货后能以多少价格再卖出去来定。

所以,有观点认为,“无论多方(嘉能可?)是违约还是收货,多方和青山下一步都会做空镍的价格。”

而LME的努力协调则表明,“计划在重新开放镍交易之前冲销多头头寸和空头头寸,但是多空双方并未能做出积极回应。

特别是持有空头头寸的人,在镍价谈判上的态度存在明显差异。我们仍积极与市场一起探索解决方案。”看起来,不太容易谈妥的样子啊。

从目前的情势来看,如果这次青山打退多方的袭击,“对欧美资本市场的意义恐怕不下于当年雷曼兄弟破产,搞不好能打出美国一个超级系统性金融危机来。”但是,这场决战目前无法轻言胜负。

青山的AB面

更深的一层在于,“中国市场稳,全球市场稳。”所以,不能任由期货“大鳄”们兴风作浪。

3月11日,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负责人就表示,“当前镍价严重背离基本面,失去了对现货价格的指导意义,偏离了服务实体经济的初衷,对全球镍及上下游相关产业造成了严重伤害。”

所以,从产业的角度来说,这次青山“反逼空”也促进了中国全产业链的巩固,就像《汽车公社》石劼老师所说,“有利于国家的新能源战略强化,龙头企业的运作其实就是为下一步扩大新能源相对国外的优势做铺垫。青山会是宁德时代、超威、华友等企业的好拍档,这次多空妖镍风波,内涵也远远多于商业投机和民族主义。”

有一点需要特意交待一下,这次“妖镍”远不是媒体讲的这么简单,否则就不是期货交易了。实际上,这里面盘根错节,“水太深了”。

青山也不是我们认为的那么“伟光正”。青山除了“A面”,也是有裹挟民意的“B面”的。

在期货市场,青山也不是只做“套期保值”的空单,对冲风险的“绵羊”,而是像著名经济学家叶檀说的,完全是条“大鳄”。

再说,业内也早就有“苦青山久矣”的抱怨。

所以,这件“逼空”事件,青山也不是很多媒体吹捧的完全正面。之前,青山在期货市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这次对市场失去敬畏,付出些代价也是必然的,只是从国家战略利益来说,更重要而已。

当然,在产业方面,青山的贡献在于,2021年初,青山宣布打通“红土镍矿-镍铁-高冰镍”技术路线,并将于2021年底开始供应高冰镍,镍价应声暴跌。

而且,随着从红土镍矿中制备高冰镍产能不断增加,青山将两条已经断开的生产技术路线再次连接起来,为汽车行业和动力电池需求提供源源不断的原材料供应,封杀了镍价的上涨空间,也为社会创造了巨大价值。

但是,青山在期货市场“翻手为云覆手为雨”的“两面性”也就是B面在于,青山有着非常凶残的一面,凭借自身的强大实力和诸多资源优势,成为众人唯恐避之不及的期货大鳄。

所以,我们要辩证地来看待这件事。青山此次“挟天子以令诸侯”惊动国家层面出手,放在大的“赌国运”战略层面来看是正确做法,但是,从“灰度”的角度,青山的很多事外界很难评判。

汽车“镍王”升起?

需要注意的是,除宁德时代的“宁王”之外,汽车行业一个新的“镍王”正在诞生。

这里,附带提两个前期发生的事件:

第一,法国政府拟筹集10亿欧元确保动力电池原材料(镍、钴、锂)的供应,并希望减少对来自欧盟以外的供应依赖,同时呼吁私营部门设计可以得到投资基金支持的项目,旨在加强金属供应链。

第二,特斯拉和金属公司Talon签订协议将在未来6年内购买7.5万吨镍,还将从Talon购买钴和铁矿石。马斯克也苦镍久矣。

显然,值得我们庆幸的是,青山控股是中国公司。不过,项光达手上有全球第一的镍资源,就不会闲着。

旗下瑞普能源已经进入了电池制造和供应链,对于整个行业内电池的价格、镍的价格,现在和将来都是非常有话语权的。

瑞浦能源是在2020年崭露头角,杀入中国锂电池装机量前五,出货量超越松下、LG化学。

当宁德时代、LG化学、松下、三星等全球电池巨头鏖战犹酣时,悄然入局。从股权架构上讲,瑞浦的母公司是永青科技,而永青的母公司是青山控股集团。

青山通过2018年9月的一次合作,成为宁德时代的第一供应商。当时,青山控股联手宁德时代与格林美成立合资公司,总投资约18.5亿元,计划年产5万吨高镍动力三元材料用前驱体原料和2万吨三元正极材料。

今年2月,瑞浦能源完成22亿元的产业轮融资,领投方上汽集团成为瑞浦能源最大的战略投资者。

“从瑞浦到永青再到青山,仅仅三家子母公司,就打通了从上游镍原料到电池前驱体、从电池制造到下游车企的全链条,成为新能源汽车电池产业绕不开的存在。”

“绕不开”的青山和项光达,野心并不小。未来,我们应该能看到更多的跟汽车行业內企业的合作,以及对镍的价格控制操作。

2020年12月底,青山控股就与徐工集团投资55亿共建了新能源产业基地,该基地从事项目就包括新能源汽车的整车研发生产。

当然,目前这个整车项目的详情还不清楚,看来商用车项目的可能性更大。但不管怎么说,青山是在汽车行业扩张着自己的“触手”。

声明:易趣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15127732@qq.com
横幅广告*129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