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宫下垂是指由于产后未完全恢复或由于各种原因,如分娩、感染等,导致子宫沿着阴道下降到底部。这是女性常见病。随着年龄的增长,生育次数增加和产后过早下地活动等因素使体内激素水平急剧下降,骨盆、阴道和膀胱逐渐变薄、松弛、子宫下垂。轻者可表现为尿失禁或阴道干涩,重者可致阴道炎或宫颈糜烂,严重者可出现血性白带。同时,随着年龄的增长及激素水平异常波动等,也可能出现子宫下垂等问题。因此保护女性腹部肌肉并预防子宫下垂是非常重要的。 1、产后恢复注意事项 生产后需要一段时间来恢复,需要卧床休息,不要太早下床活动,以免产后子宫脱垂的发生。孕妇产后第一天起床后,可以先做一些简单的身体活动,如翻身、擦汗、伸懒腰等,可以使身体慢慢恢复。产后半个月开始可做一些提肛运动来改善盆底肌张力。产后1个月开始可以进行缩阴运动。产后2个月后就可以练习下床活动了,在产后42天内就可以开始做一些拉伸运动来帮助排出恶露,如盆底肌训练等多种运动手法交替使用。如果身体还不是很好的话,也不能完全的恢复运动的效果,这时需要选择专业的医师进行指导帮助。 2、适当的运动 运动能增加腹肌力量,促进盆底肌肉的恢复,对预防子宫下垂有很好的效果。但是产后不要做剧烈的运动,比如提重物、打羽毛球等。产后一周后可以做一些轻缓的动作。产后恢复应注意卧床休息,减少腹压。产后6周后应开始做一些有利于腹肌恢复的运动,如仰卧起坐。如能坚持每天做做,可以有效防止因久坐而导致的盆底肌损伤而引起子宫下垂。平时要多参加一些体育锻炼来增强盆底肌肉的力量,增强肌力和弹性,避免盆底肌损伤及盆底肌肉出现萎缩和无力等情况引起子宫下垂。 3、避免过早下床活动 产后过早下床活动,如剧烈运动,可引起腹压增加,导致盆腔器官脱垂,引起子宫下垂。产后子宫脱垂以顺产为主,一般分娩后6-7天可下地活动。在哺乳期,子宫也需要几周时间才能恢复到产前水平。过早下地活动,子宫肌肉没有得到锻炼,会使腹肌发生松弛,加重子宫脱垂的程度。产后可以通过各种体操、游泳等方式进行锻炼来恢复子宫弹性。产后24小时后,产妇就可以下地行走、洗衣、拖地。但是产后立即进行下床活动会使子宫肌群过度松弛,容易发生慢性盆腔疼痛,还可能引发阴道肌肉、韧带松弛,导致阴道粘膜下肌力减弱及尿道阻力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