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ected Image

历史人物陈诚将军简介

2024-10-16 10:30:45 娱乐生活 bianji01

 

历史人物陈诚将军简介

(1)历史人物陈诚将军简介1、陈诚(1898年1月4日—1965年3月5日),男,字辞修,浙江青田人,中华民国陆军一级上将。历任台湾省政府主席,中国国民党副总裁,台湾地区“行政院长”等职。

2、陈诚主政台湾省期间,在民生、军事、经济各方面皆有政绩,对稳定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在台统治作用甚大,台湾民众称呼其为“陈诚伯”。陈诚是蒋介石的亲信,也是自黄埔军校成立后蒋介石执政的心腹之一,有“小委员长”之称。中华民国国军内部由陈诚领导的派系亦有“土木系”之称。

(2)求以历史人物为依据的言情小说《穿越三国之静水流深》,作者是:舒寐;《先谢郭嘉》,作者是:裴嘉;《数风流》,作者是:千霁;《汉后嫣然》,作者是:悠然平安;《秀丽江山》,作者是:李歆;《穿越三国之绝色小乔》,作者是:水寒光;《凤囚凰》,作者是:天衣有风;《大漠谣》,作者是:桐华;《云中歌》,作者是:初夏;《梦转纱窗晓》,作者是:冰之葡萄。

(3)评价一个历史人物唐太宗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

1、注意吸取隋亡教训,认识到皇帝要勤于政事,大臣要廉洁奉公,政府要轻徭薄赋、发展生产,统治才能巩固;

2、他善于用人和重视纳谏,贞观时期,名相名将辈出,如“房谋杜断”的房玄龄和杜如晦,敢于直言的魏征等;

3、沿用和完善隋朝的三省六部制,增加宰相人数,避免宰相专权;

4、合并州县,革除唐初“民少吏多”的弊政,减轻人民负担。;

5、重视文化教育,完善科举制,增加了考试科目,以进士科最为重要;

6、唐太宗以较为开明的民族政策,赢得各民族的拥戴,北方各族尊称他为“天可汗”。唐太宗还设立安西都护符作为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7、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加强了唐蕃友好关系,促进了吐蕃经济文化发展。

陈诚的故事

千朵万朵的香,却只为一人舞婆娑

1948年元旦,天刚蒙蒙亮,连续不断的鞭炮便炸响在南京城的里里外外。一片喜气祥和的新年氛围中,谭祥面带愁容,轻轻地下了车,在瑟瑟寒风中挺直了身。抬起头,总统府的侧方,太阳从屋脊后的枝杈间昏昏然露出脸来,雾色沉重的晨曦中,像一枚搅在汤水中的蛋黄。

谭祥是来见干娘宋美龄的。昨晚与干娘通了电话,她并不想惊扰蒋介@石,宋美龄在电话里说,“明天元旦,什么事非要大清早过来?”谭祥带着哭腔说:“不敢再拖了,再拖,辞修恐怕命都保不住了……”

辞修是她的丈夫,当时声名显赫的国@民革@命军陆军一级上将,国防部参谋总长,蒋介@石的同乡,陈诚。

五个月前,蒋介@石任命陈诚为东北行辕主任,调派七十万大军进驻东北。但原来战无不胜的陈诚却接连失利,在解放军的秋季攻势之下,不仅国@军五大主力之一的新五军全部被歼,军长陈林达被俘,长春四平也已成孤城,弹指可破。

陈诚毒火攻心,胃病肚病同时发作,只好躺在担架上指挥作战,“势与沈阳共存亡”。东北局势不利,国民政府各级官员纷纷要求枪毙陈诚,蒋介@石也雷霆大怒,“若沈阳失守,你也不必来见我了。”

谭祥表明来意之后,宋美龄沉吟半晌,“军国大事,我们女人不方便参与吧?”谭祥闻言,突然从随身拎包里抽出一柄匕首横在项上。“辞修是国家的将军,将不畏死,我身为女子,却也不独活。”掷地有声说得毅然决然面不改色。

宋美龄心疼干女儿,自然爱屋及乌,在蒋介@石身边细数陈诚的战功。蒋介@石当然不想真的杀了陈诚,于是顺水推舟,调派卫立煌接替。当时辽沈战役已经打响,蒋介@石见大势已去,不得不把最后的希望寄托在一海之隔的台湾,遂任命陈诚为台湾@省主@席,即刻赴台就职。

陈诚赶回南京,抱住谭祥痛哭。三十多年后,谭祥在回忆录里写到那一刻:“男儿泪,不轻弹。与辞修相辅一世,此为首次落泪,亦为最后一次;夫从不许家人参与国事,此事迫急,却也生平仅有的唯一一次。”

只这一次,就救了陈诚的命,也成就了丈夫从一个能征惯战的将军,向一个成功政客的转变。

丈夫长年在外,谭祥守在家中,每天追着报纸上的新闻看,把所有关于丈夫的消息细心地裁下来,装订好。每天傍晚,她会做好丈夫爱吃的紫薯粥,再精心地 拌好笋丝小菜,然后等那个每天必来的电话,一边听着她熟悉的带着浙江口音的男低音,一边重复着每次必说的一句话,“粥和小菜,都是你最爱吃的。”

陈诚主@政台湾时,谭祥相夫教子之外也积极从政,组织妇女联合会;在陈诚被所有人骂成“握着兵权的邋遢政客”时挺身而出,一句“危局之下,须得急症投 猛药,乱世严政自不可循规蹈矩。要么你来试试,要么闭嘴”,给了丈夫最有力的支撑。像一朵开在身后的花,香得妩媚,也香得安然。就如干娘所说,她是陈诚的 紫丁香,那是千朵万朵的香,却只为一个人开得舞婆娑。

我陪了他三十多年,最后的时候一定要有我

谭祥仅比宋美龄小九岁,却一直称其为干娘,因为她与陈诚的婚姻,就得益于宋美龄。

当时的国@民政@府行政院长谭延闿与宋美龄关系十分好,是宋美龄与蒋介@石的婚姻介绍人,宋美龄称其为干哥。谭老经常到蒋府串门,每次拜访必带着三女儿谭 祥。谭祥才貌双全,在美国与宋美龄一起留学,深得蒋介@石夫妇喜爱,于是认做干女儿。谭老去世后,谭祥更是常到蒋府来,张口闭口对蒋氏夫妇以爹娘相称,宋美 龄视若已出,决定在国军将领中替她觅个夫君。能征惯战战功显赫,又与蒋@介石同为浙江老乡的陈诚自然成了首选。

谭祥的婚礼本来定在1931年10月10日,求十全十美之意,无奈九一八事变,婚礼不得不延期到11月12日。可是战事多变,陈诚随部队越打越远,又未赶回来,不得已,再推迟到1932年元旦~

历史上的陈氏名人

1、陈琳:字孔璋,广陵射阳人。东汉末年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生年无确考,惟知在“建安七子”中比较年长,约与孔融相当。汉灵帝末年,陈琳任大将军何进主簿。何进为诛宦官而召四方边将入京城洛阳,陈琳曾谏阻,但何进不纳,终于事败被杀。

董卓肆恶洛阳,陈琳避难至冀州,入袁绍幕府。袁绍失败后,陈琳为曹军俘获。曹操爱其才而不咎,署为司空军师祭酒,使与阮瑀同管记室。后又徙为丞相门下督。建安二十二年(217年),与刘桢、应玚、徐干等同染疫疾而亡。

2、陈胜:字涉,秦末阳城( 今河南省登封市东南)人,秦朝末年农民起义的领袖之一。他与吴广一同在大泽乡(今安徽宿州西南)率众起兵,成为反秦义军的先驱;

不久后在陈郡称王,建立张楚政权。后被秦将章邯所败,遭车夫刺杀而死,陈胜死后被辗转埋葬在芒砀山。刘邦称帝后,追封陈胜为“隐王”。

3、陈寿:字承祚。巴西郡安汉县(今四川南充)人。三国时蜀汉及西晋时著名史学家。陈寿少时好学,师事同郡学者谯周,在蜀汉时曾任卫将军主簿、东观秘书郎、观阁令史、散骑黄门侍郎等职。

当时,宦官黄皓专权,大臣都曲意附从。陈寿因为不肯屈从黄皓,所以屡遭遣黜。蜀降晋后,历任著作郎、长广太守、治书待御史、太子中庶子等职。晚年多次被贬,屡次受人非议。元康七年(297年)病逝,年六十五。

4、陈庆之:字子云,汉族,义兴国山(今江苏省宜兴市)人,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出身寒门,少为梁武帝萧衍随从,颇受信任。梁普通年间,任武威将军、宣猛将军等职,带兵有方,善抚军士。

5、陈子昂: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四川省遂宁市射洪县)人,唐代诗人,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陈拾遗。青少年时轻财好施,慷慨任侠,24岁举进士,以上书论政得到女皇武则天重视,授麟台正字。

后升右拾遗,直言敢谏,曾因“逆党”反对武后而株连下狱。在26岁、36岁时两次从军边塞,对边防颇有些远见。38岁(圣历元年698)时,因父老解官回乡,不久父死。陈子昂居丧期间,权臣武三思指使射洪县令段简罗织罪名,加以迫害,冤死狱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胜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寿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庆之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陈子昂

陈姓历史名人

陈胜(?~前208)字涉,阳城( 今河南省商水县)人,秦二世元年(前209)被征屯戌渔阳,与阳夏人吴广在蕲县大泽乡斩木为兵,揭竿为旗,举起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大旗。在陈县(今淮阳)建立张楚政权,声势浩大,震撼暴秦。起义失败后,被车夫庄贾杀害。此次起义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农民起义,意义深远。

陈平(?一公元前178年)阳武(今河南原阳东南)人,西汉名相。

陈汤,字子公,山阳瑕丘(今山东兖州北)人,西汉大将。西汉元帝时,他任西域副校尉,曾和西域都护甘延寿一起出奇兵攻杀与西汉王朝相对抗的匈奴郅支单于,为安定边疆做出了很大贡献。

陈蕃(?-168年),字仲举,汝南平舆人氏(今河南平舆北)。东汉末大臣,汉桓帝时为太尉,汉灵帝时为太傅。此人为官耿直,颇硬项。桓帝朝,因犯颜直谏曾多次左迁;灵帝朝虽得信任重用,却因和大将军窦武共同谋划翦除阉宦,事败而死。

陈实(104年—187年),字仲弓,颍昌许昌人。生于汉和帝永元十六年,卒于灵帝中平四年,年八十四岁。(《续疑年录》作卒于中平三年,年八十三。此依《后汉书》本传)少为志好学,县令邓邵听其受业太学。司空黄琼辟选闻喜长,再除太丘长,修德清静,百姓以安及党锢事起,事连实,余人均逃避,实自请囚。后遇赦出。汉灵帝初年,大将军窦武辟为掾属。时中常侍张让权倾天下,父死归葬,名士无吊者,让以为耻。实独往吊。及后复诛党人,让多所庇宥,故独得全。归乡后屡徵不起。卒,海内赴吊者三万余人,制哀麻者以百数,共刊石立碑,谥为文范先生。

陈琳(约153-217)字孔璋,广陵射阳(今江苏省扬州市宝应县射阳湖镇)人。东汉末年著名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

陈群,字长文,三国时期杰出的政治家。颍川(今河南禹州市)人。祖父陈寔为太丘长。父亲陈纪历任平原相、侍中、大鸿胪,叔父陈谌为司空掾,早卒。陈群早年被刘备辟为别驾,后举茂(秀)才,除柘(今河南柘城县)令。陈群不受,随父避难徐州。建安三年(198年),曹操入主徐州。辟陈群为司空西曹掾属。后又任萧(今安徽萧县)、赞(今河南永城)、长平(今河南西华)县令。因父丧辞归。后又授以司徒掾、治书侍御史,又转参丞相军事。建安十八年(公元213年),曹操封魏公,陈群为御史中丞,后又任尚书,封昌武亭侯。曹丕代汉,陈群为尚书令,晋爵颍乡侯。魏文帝黄初六年(225年),陈群为镇军大将军,领中护军,并录尚书事,总揽朝政。次年,曹丕崩,陈群受遗诏辅政。魏明帝即位,晋封群颍阴侯,增邑五百。公元236年病逝,谥靖侯。陈群历仕曹操、曹丕、曹睿三朝,以其突出的治世之才,竭忠尽职,为曹魏政权的礼制及其政治制度的建设,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陈寿(233—297年),字承祚,巴西安汉(现在四川南充)人。西晋史学家。280年,晋灭东吴,结束了分裂局面。陈寿当时四十八岁,开始撰写《三国志》。《三国志》是一部记载魏、蜀、吴三国鼎立时期的纪传体国别史。其中,《魏书》三十卷,《蜀书》十五卷,《吴书》二十卷,共六十五卷。记载了从魏文帝黄初元年(220年),到晋武帝太康元年(280年)六十年的历史。

陈庆之(484年~539年),字子云,义兴国山(今中国江苏省宜兴市)人,中国南北朝时期南朝梁将领。

陈霸先 (503-559)字兴国,汉族,南朝陈吴兴下若里(今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人,卓越的军事家、政治家。初仕梁,曾辅佐王僧辩讨平侯景之乱。天成元年(公元555年),杀僧辩,立敬帝,自为相国,封陈王。败北齐,排僧辩馀党,受百姓所拥戴,后受禅称帝,国号陈,都建康,在位三年,谥武皇帝,庙号高祖。

陈后主(553~604年),即陈叔宝,字元秀,南北朝之南朝陈皇帝。公元582—589年在位。在位时大建宫室,生活奢侈,日与妃嫔、文臣游宴,制作艳词。隋兵南下时,恃长江天险,不以为意。祯明三年(589年),隋兵入建康(今江苏南京),被俘。后在洛阳病死,追封长城县公。陈后主不是一个称职的皇帝,但是他在辞赋上有很高的造诣,创作出了很多辞情并茂的好作品。

陈子昂(约公元661~公元702),唐代文学家,初唐诗文革新人物之一。字伯玉,梓州射洪(今属四川)人。因曾任右拾遗,后世称为陈拾遗。其存诗共100多首,其中最有代表性的是《感遇》诗38首,《蓟丘览古赠卢居士藏用》7首和《登幽州台歌》。

玄奘(602年-664年),唐朝著名的三藏法师,俗姓陈,名袆,与 鸠摩罗什、真谛并称为中国佛教三大翻译家,唯识宗的创始者之一。出家后遍访佛教名师,因感各派学说纷歧,难得定论,便决心至天竺学习佛教。唐太宗贞观三年(公元629年,一说贞 观元年),从凉州出玉门关西行,历经艰难抵达天竺。初在那烂陀寺从戒贤受学。后又游学天竺各地,并与当地学者论辩,名震五竺。经十七年,贞观十九年(公元645年)回到长安,组织译经,共译出经、论七十五部,凡一千三百三十 五卷。所译佛经,多用直译,笔法谨严,丰富了祖国古代文化,并为古印度佛教保存了珍贵典籍,世称“新译”。曾编译《成唯识论》,论证“我”(主体)、“法”不过是“识”的变现,都非真实存在,只有破除“我执”、“法执”,才能达到“成佛”境界。所撰又有《大唐西域记》,为研究印度、尼泊尔、巴基斯坦、孟加拉国以及中亚等地古代历史地理之重要资料。历代民间广泛流传其故事,如元吴昌龄《唐三藏西天取经》杂剧,明吴承恩《西游记》小说等,均由其事迹衍生。

陈抟(872年—989年),字“图南”,号“扶摇子”、赐号“希夷先生”(希指视而不见,夷指听而不闻),常被尊称为陈抟老祖、希夷祖师等。五代末,宋朝初期亳州真源(今河南鹿邑)人,一说普州崇龛人(四川资阳市安岳、乐至一带,一说重庆市潼南县),五代宋初著名道教学者。陈抟继承汉代以来的象数学传统,并把黄老清静无为思想、道教修炼方术和儒家修养、佛教禅观会归一流,对宋代理学有较大影响。后人称其为“陈抟老祖”、“睡仙”等。

陈与义(1090-1138),宋代诗人,字去非,一号圣贤,号简斋,其先祖居京兆,自曾祖陈希亮迁居洛阳,故为宋代河南洛阳人(现在属河南)。是南北宋之交的著名诗人。他生于宋哲宗元祐五年(1090年),卒于南宋宋高宗绍兴八年(1138年)。陈与义在北宋做过地方府学教授、太学博士,在南宋是朝廷重臣,又是一位爱国诗人,其主要贡献还是在诗歌方面,给后世留下不少忧国忧民的爱国诗篇。存词19首。

陈亮,南宋思想家、文学家。字同甫,原名汝能,后改名陈亮,号龙川,人称龙川先生。婺州永康(今属浙江)人。婺州以解头荐,“因上《中兴五论》,奏入不报。”淳熙五年(1178)诣阙上书论国事。后曾两次被诬入狱。光宗绍熙四年(1193)策进士,擢为第一,授建康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未到任而卒。著有《龙川文集》、《龙川词》。存词70余首。

陈梦雷,字则震,号省斋,晚号松鹤老人。福建侯官(今福州市)人。清顺治七年(1650年)生。陈梦雷资质聪敏,少有才名。12岁中秀才,19岁中举人,康熙九年(1670年)成进士。选庶吉士,散馆后授编修。编著有《古今图书集成》

陈廷敬(1639年——1712年),字子端,号说岩,晚号午亭,清代泽州(今山西晋城市阳城县北留镇皇城村)人。顺治十五年(1658年)进士,改为庶吉士。初名敬,因同科考取有同名者,故由朝廷给他加上“廷”字,改为廷敬。陈廷敬先后担任大清康熙帝师、吏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康熙字典》总修官等职。

陈玉成(1837-1862年),太平天国将领,1862年6月4日,就义于河南延津,时年二十五岁。

陈天华(1875~1905),原名显宿,清末GEMING家,1905年12月8日,在日本东京大森海湾蹈海(从海边的浅处一步步走向海的深处)自杀,作《猛回头》、《警世钟》等书留世。

陈独秀(1879-1942),原名庆同、官名乾生、字仲甫、号实庵,安徽怀宁人。中国新文化运动的发起人和旗帜之一,中国文化启蒙运动的先驱,五四运动的总司令,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行者,中国共产党创始人之一,中共早期最高领导人,晚年定居重庆江津县。

陈云(1905.06.13-1995.04.10),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杰出的马克思主义者,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之一,党和国家久经考验的卓越领导人,是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和以邓小平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的重要成员。陈云同志在上个世纪30年代初就担任党中央的领导工作,经历了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几乎所有重大事件,参与了党中央在不同历史时期一系列重大决策的制定和实施,多次在党和人民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在党和国家的重大决策中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陈云同志为中国人民解放事业的开展和成功,为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和巩固,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开创和发展,奉献了毕生精力,建立了不朽功勋,在国内外享有崇高威望,深受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尊敬和爱戴。

陈毅 (1901年8月26日-1972年1月6日),名世俊,字仲弘,四川乐至人,中国共产党员。久经考验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诗人;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者和领导者之一、新四军老战士,中华人民共和国元帅(十大元帅之一),党和国家的卓越领导人,中共中央军委副主席,第一至三届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全国政协第三、四届副主席。中共第七、九届中央委员、第八届中央政治局委员。

陈赓(1903~1961),久经考验的忠诚的共产主义战士,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卓越领导人,新中国国防科技、教育事业的奠基者之一。中央特科重要领导人之一。原名陈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湘乡。出身将门,其祖父为湘军将领。1922年加入中国共产党。1924年入黄埔军校第一期学习。毕业后,留校任副队长、连长。参加了平定商团叛乱和讨伐陈炯明的东征。后在抗日战争时期历任八路军129师386旅旅长。历经北伐、南昌起义、长征、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朝鲜战争,援越抗美战争,为人民的解放事业立下汗马功劳。1955年被授予大将军衔。曾获一级八一勋章,一级独立自由勋章,一级解放勋章。1961年3月16日在上海逝世,终年58岁。

陈明仁,中国著名将领、军事家,无论是北伐东征、抗日战争、JIEFANG战争中,皆为国为民立下了汗马功劳。在GMD军队中,他官至中将兵团司令,1955年被授予上将军衔。

陈诚(1898.1.4—1965.3.5),汉族,浙江省丽水市青田县高市乡外村人。字辞修,乳名德馨,别号石叟。

陈立夫(1898年—2001年),吴兴县(现属浙江省湖州市)人,名祖燕,号立夫。另外曾化名李融清、辜君明。1923年北洋大学(现天津大学)矿科毕业,后获美国匹兹堡大学硕士学位。陈立夫是20世纪中国的重要人物之一,在战乱期间对中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卓著的贡献,后移居美国,潜心研究中华文化,推动中医药的发展和国际认可,晚年竭力推动海峡两岸的交流。

科学与文化方面:

陈寅恪,江西义宁(今修水县)人,1890年7月3日生于湖南长沙,1969年10月7日卒于广州,中国现代最负盛名的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

陈省身,先后担任我国西南联大教授,美国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研究员,芝加哥大学、伯克利加州大学终身教授等,是美国国家数学研究所(虽然影响均较小)、南开大学数学研究所的创始所长.陈省身的数学工作范围算广,包括微分几何、拓扑学、微分方程、几何、李群和几何学等 方面.他几乎是创立现代微分几何学的大师.早在40年代,他结合微分几何与拓扑学的方法,完成了黎曼流形的高斯—博内一般形式和埃尔米特流形的示性类论.他首次应用纤维丛概念于微分几何的研究,引进了后来通称的陈氏示性类(简称陈类).为大范围微分几何提供了不可缺少的工具.他引近的一些概念、方法和工具,已远远超过微分几何与拓扑学的范围,成为整个现代数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陈省身还是一位杰出的教育家,他培养了大批优秀的博士生.他本人也获得了许多荣誉和奖励,例如1975年获美国总统颁发的美国国家科学奖,1983年获美国数学会“全体成就”靳蒂尔奖,1984年获沃尔夫奖.中国数学会在1985年通过决议.设立陈省身数学奖.2004年11月2日,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下属的小天体命名委员会讨论通过,国际小行星中心正式发布第52733号《小行星公报》通知国际社会,将一颗永久编号为1998CS2号的小行星命名为“陈省身星”,以表彰他对全人类的贡献。

陈景润(1933年5月22日~1996年3月19日),汉族,福建福州人。中国著名数学家,厦门大学数学系毕业。1966年发表《表达偶数为一个素数及一个不超过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简称“1+2”),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而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称之为陈氏定理。这项工作还使他与王元、潘承洞在1978年共同获得中国自然科学奖一等奖。1999年,中国发表纪念陈景润的邮票。紫金山天文台将一颗行星命名为“陈景润星”,以此纪念。另有相关影视作品以陈景润为名。

其他历史名人:

三国陈登,三国陈泰,元末陈友谅,明代思想家陈献章,清末抗英将领陈化成,陈其美,陈昌浩,陈布雷等。

军统八大金刚都有谁,最后他们的结局如何?

历史上的军统八大金刚:

1、何应钦(1890-1987)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内战失败后,随蒋退到台湾,1987年病逝于台湾。

2、刘峙(1892-1971)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抗战时指挥失误,被日军打的一溃千里,被称为长腿将军。内战时所属部队全军覆灭,又被讥笑位猪将军,1971年病逝于台湾。

3、顾祝同(1893-1987)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抗日主战派,在抗日战场发挥了积极作用。皖南事变的刽子手,使新四军遭受重创,消弱了抗战力量,1987年病逝于台北。

4、蒋鼎文(1895-1974)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擅长机动作战,被称为飞将军。西安事变时,积极参与其中为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做出了贡献,内战中作战不利引咎辞职。1974年病逝于台湾。

5、张治中(1890-1969年)国民党陆军二级上将,抗日名将,积极投身于抗日战场,为抗战胜利做出了卓越贡献。坚持国共两党合作,被称为和平将军,1964年病逝于北京。

6、陈继承(1893-1971)国民党陆军中将,著有《操典纲领释义》《青年将校之德性与技术》等著作。内战失败后,退到台湾,1971年病逝于台北。

7、钱大钧(1893-1982)国民党上将,善于谋略,蒋介石的高级幕僚,对佛学有深入研究。退役后任台湾航空董事长,1982年病逝于台北。

8、陈诚((1898-1965)国民党陆军一级上将,蒋介石嫡系,北伐战争、抗日战争、国共内战都积极参与其中。1965年病逝于台北。

扩展资料

在军统内部,戴笠手下的实权人物便是毛人凤、郑介民、沈之岳和吴景中这四个人了。在戴笠乘坐的飞机失事后,郑介民接任了军统局长,毛人凤担任副局长,他们继承了戴笠的职务,可见二人在军统内的超然地位。

而沈之岳是戴笠的得意门生,曾经受戴笠指使潜入延安。据说沈之岳这个人文武双全,枪法很准,又精通俄语,英语,读过马列主义书籍,很快得到赏识,曾经作为我军领导人身边的秘书。至于吴景中这个人,大家可能不太了解。更让人熟知的是《潜伏》中冯恩鹤先生扮演的天津站站长吴敬中。

事实上,天津站站长吴敬中的原型就是吴景中。和潜伏中的结局一样,在解放前夕,吴景中逃离天津,在南京被毛人凤囚禁,后来经过蒋经国的保释,才恢复自由。这四位都军统内部的实权人物,都深受戴笠信任。但戴笠一死,军统便群龙无首。尽管毛、郑二人接替了戴笠的职务,但还是很难取代戴笠的作用。

更多“历史人物陈诚将军简介”的相关经验资讯请关注易趣百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

声明:易趣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15127732@qq.com
横幅广告*129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