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谚语三月三下雨
1)农村谚语三月三下雨农村谚语:“三月怕三七,四月怕初一。”的由来是因为咱们老祖宗认为,如果三月的这三天出现下雨的话,那么意味着今年接下来一个月的天气也会降雨比较多,而农历的三四月份,是小麦、油菜等粮食作物重要的灌浆期,这个时候农作物对于阳光的需求量特别大,因为只有足够的日照才会满足农作物淀粉的累积,而且降雨较多的话农作物容易发生病害,比如说赤霉病什么的,对于农作物的产量影响非常巨大。
2)三月三煮鸡蛋用的草叫什么名字叫地菜!地菜也就是“荠菜”,是一种长得翠绿翠绿的,有白白的根须,开着星星点点的小白花的野生植物。据说地菜是一味灵药。民间不仅有“阳春三月三,荠菜当灵丹”的谚语,还流传着“春食荠菜赛仙丹”的说法。在中药里,地菜的药用价值很广泛,被誉为“菜中甘草”。为此,我还特意搜索了关于荠菜的医用价值,祖国医学认为:荠菜味甘、性凉,归肝、脾、肾经,有和脾、利水、止血、明目等效用。所以为了去火、怯风湿和治腰腿疼痛,湖南人每年的三月三这一天家家户户都会煮地菜鸡蛋,而且鸡蛋数量还必须是单数的,因为用湖南话说药方又名“单方”,所以鸡蛋数量要放单数的。
3)三月三的来历习俗活动来历:
源于我国古代的“上巳节”,是周代华夏族民间一祓祸祈福的节日,上巳节原初的意义就是以巫术信仰为依托举行的乞婚配、求生育习俗活动,后演变成为我国古老的男女相恋的歌节。汉代,三月“上巳”被确定为节日。魏以后,将上巳正式定为夏历三月初三日,即春楔,作为每年岁时中的重要节令。到晋朝时,上巳修锲已演变为春游踏青和水边宴饮的娱乐性节日。宋元时,上巳节春游踏青逐步让位于清明节,流楔游戏已不限于三月三。
习俗活动:
壮族:吃五色糯米饭。赶歌圩,搭歌棚。祭祖、扫墓、对歌、碰蛋、抛绣球,谈情说爱。
汉族:吃荠菜煮鸡蛋,祭祀、男女相会、河畔嬉戏、插柳赏花等。民间还有流杯、流卵、流枣、乞子和戴柳圈、探春、踏青、吃清精饭及开歌会等活动。主要流行在台湾、福建等地。
侗族:吃黄糯米饭,抢花炮、斗牛、斗马、对歌、踩堂等,亦称“花炮节”。
4)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翻译《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的翻译为:“当年的今天在花的前面醉了,如今再看到花的时候却已经病了。 独自靠着窗帘惆怅的望着外面。总感觉把好好的光阴给浪费了”。
《酬乐天三月三日见寄》是唐代诗人元稹创作的一首七言绝句。原文是:当年此日花前醉,今日花前病里销。独倚破帘闲怅望,可怜虚度好春朝。
农村老俗话说“三月三,九月九,没事儿别在河边走”,为什么不能在河边走?
俗语说:“三月三,九月九,没事儿别在河边走”啥意思,有何讲究。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逐渐开始注重保护自己的身体,一方面品平时注重养生,另一方面也会在空闲时候出去走走,运动运动,就算不跑步也可以算是散步,又或者是一些养了宠物的人,也会选择出门走一走遛一遛宠物。
但是事实上,选择外出散步跑步时,也要挑一挑地点,挑一挑时间的,有些人觉得河边上的风景很不错,就喜欢在河边锻炼,但是有一句话就说道“三月三,九月九,没事别在河边走”,这其实就是一个警示,让我们别在河边锻炼。那么这句话道理又是什么呢?今天就让我们来好好谈谈。
首先,我们要先知道这句话是属于俗语,那么这里面的月份时间指的自然是农历而不是公历,也就是说比如三月三这个日子其实是差不多清明节前后。在这个时节,正是春回万物,气温开始回暖,但是早晚的气温还是差距比较大,天气的变化也是比较突然,可能一天太阳一天雨。
至于河边上由于比较潮湿,一些青苔或是杂草都比较多,而由于气温变化,清晨那些草上可能还有一些露水,容易打滑。但是我们知道,在白天我们一般没时间也不会去散步,锻炼身体不是在清晨就是在晚上,这时候人还都比较少,可能还伴有些雾气,你若是脚下一个打滑掉进河里去,那么可能呼救起来,边上都不一定有人。若是在晚上则是更惨了,就算是有人,也不一定能看见你在哪里,也不好呼救。
除此之外,春天的气温也许白天还好,但是在河里水一定是刺骨的寒冷,甚至可能是你一掉进去没多久,整个人都已经被冻麻木了。而我相信大家应该都能想象那种在冬天洗手的感觉,真的是整个人无法自救的。而且由于是事出突然,可能就算是有着冬泳习惯的人,在没有热身之前直接入水,无论是掉进去还是想去救人也都很困难,这也就更加的危险。
而到了九月九这个时候,也就是重阳节,就已经算是深秋了,气温毫无疑问是比较低了,若是碰上一场秋雨,可能就直接提前让你体会一把冬天了。这个时候降雨一般比较多,直接导致河水的水位上涨,水流也会变湍急,若是你一不小心掉进去,可能就由于湍急的水流直接冲走,也是加大了救援的难度。
还有就是,秋天我们都知道在清晨不光会有露珠,可能还会有一些霜,这时候尽管大部分草木凋零,但是一些耐寒的蕨类植物还是能够生长的,尤其是在河边可能更加常见,一脚踩上去是八成会滑倒。总之,我们其实锻炼身体的地方有很多,比如公园就是很好的选择,没必要在河边上走,若是一定要在河边锻炼,也是要注意安全,尽量选择有护栏的河边。
农村俗语:“三月三,九月九,没事别在河边走”,为啥不能在河边走呢?
在古人所流传下来的很多俗语中的日期,其都是指农历,而这句俗语的意思是说在农历三月初三、九月初九重阳节期间,如果没有事情的话,就尽量不要在河边行走。那为什么这两天不能在河边走呢?
听村里的老人说,这个说法和民间的一个传说相关。相传许真君在伏蚊的时候,有一条小蚊龙因为很有孝心,所以许真君就并没有取其性命,只是斩掉了它的尾巴,以此来警戒。但从此以后,每年的农历三月三、九月九这两天,被斩断了尾巴的小蚊龙都会沿江入海来看望自己的母亲,而它在入以后就会兴风作浪并出现龙卷风、冰雹等恶劣天气,如此一来沿江、沿湖地区的居民就容易遭受水患,因此古人就总结了“三月三,九月九,没事儿别在河边走”的老俗语,就是要提醒我们原来危险之地。
虽然这个说法是一个民间的传说,但是古人所总结的这句俗语也是有道理的。在农历三月初三的时候,正值天气由冷转暖的阶段,此时的天气也是比较变化无常的,有时候还可能会出现倒春寒的天气。
而河边的风本来就大,再加上春天的雨水比较多,河面也基本是比较潮湿的,在这个时候去河边走,那就很容易摔倒而掉入河里面去。如果遇到突发的雷雨天气,那淋雨了就很热导致身体感冒。
而农历九月初九的时候是重阳节,这个时候正是天气由暖转冷的阶段了,并且这个期间的雨水也是比较多的。
古人还总结了“重阳不下等十三,十三不下一冬干”的老谚语,这进一步印证了重阳期间雨水多的说法。所以这个时候去河边行走,那很容易因此而吹到河边的冷风而感冒,或者是因为突发的降雨而着凉。
在农夫的老家湖南还有农谚:“神仙难过正二月;三月三九月九,无事莫到江边走;四月八,冻死鸭;五月五,冻死老黄牯;人是有毛虫,六月怕北风;七月半,看牛伢子伴田坳;八月秋凉,移火进房;十月中,梳头洗脸莫当风……”
其详细的说出了在一年四季中都有冷的时候。古人所总结的这些俗语,都是古人经验的总结,即便是到了今天也是有一定的道理的。
更多“农村谚语三月三下雨”的相关经验资讯请关注易趣百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