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需要看心理医生吗
讨好型人格可以说是心理上的一种疾病,总是觉得要迁就别人,觉得自己做得不对,凡事照顾到别人的情绪,觉得自己不重要,其实这和原生家庭或多或少还是有关系的,自信一点,自己的想法才是最重要的。
讨好型人格需要看心理医生吗这个看个人。
讨好型人格是个人长期形成的处事和沟通模式,我不觉得是病。形成讨好型人格因为家庭教养模式或者是成长的社会环境,让人经验的形成这样的沟通姿态或者是模式。
讨好型的人有时这样处事方式是满足自己心理需要,安心就好。讨好型的人一般善良,忍让不惹事或者是一种豁达。如果是长时间觉得委屈,难过,那其实是表面讨好,内心有埋怨,委屈的情绪在,或者是爱得不到满足的指责别人,长此以往可能身体不舒服。需要真正了解自己的情绪,界定讨好是真的假的?别人看到的讨好,或许对当事人是一种舒适状态呢。
讨好型人格家庭原因有吗不绝对,讨好型人格部分也有分对人,看事物和人物对于自己的位置,以及份量。
我认为人格的养成主要是原生家庭吧毕竟一般人三观性格之类成长的阶段都是在原生家庭中的,我自身就是受父母影响,我现在发现了我的这个人格问题,会去反思去避免,但是我父母身上一眼就能看到讨好型人格的身影。
什么是心理学上的讨好型人格讨好型人格没有明确的定义。
通常认为是总是关注别人的需求,忽略自己的需求,或者总是把他人的感受放在自己感受前面。看上去像总在讨好别人。
他好像人格的本质是自我比较弱小。自我评价偏低。常常出现在幼年有被抛弃感觉的人身上。比如,被父母忽略的孩子,重男轻女的家庭,在众多亲戚寄养的孩子等等。从小需要很乖巧地察言观色,在夹缝中生存。
《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如何摆脱“讨好型人格”
蛤蟆先生喜欢夸夸其谈,鲜艳的衣着打扮使他看起来抢眼又滑稽。
但蛤蟆先生是只善良的蛤蟆,他爱笑爱闹,愿意为了朋友做出牺牲。
一千个读者有一千个哈姆雷特,看《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的时候,我的关注点完全放在了蛤蟆的“讨好型人格”上,仿佛自己也被苍鹭医生点到痛处。
从我学生时期到走入社会的很长一段时间,都有着无法摆脱的讨好型人格。随着年岁增长和下意识地改变,这种心理有所缓解,而蛤蟆与苍鹭的对话使我开始更深层地探索曾经的内心结构。
心理学就像牛顿发现万有引力,真相一旦被揭露,会顿悟原理其实很简单。找到问题的根源后,才能理解自己的行为,才能做出改变。
什么是讨好型人格?
内心极度敏感,凡事小心翼翼,生怕得罪别人。
总是将责任归于自己,容易产生内疚情绪。
不懂得拒绝,被别人拒绝无所谓,拒绝别人就好像犯了天大的罪。
再气的事也不敢发怒,人前不动声色,人后火冒三丈。
可能每个人都会中几条,重度讨好型人格不仅全中,而且深受其困,无能为力。
除了从娘胎中与生俱来的那部分特性,人的性格很大程度上受到后天环境的影响。《蛤蟆先生去看心理医生》更侧重分析幼时的经历对每个人的影响。采用心理医生和病人对话的形式,插述鲜活的生活实例,读起来生动有趣而减少了说教的意味。
让我感触最深的是苍鹭医生向蛤蟆讲述的“人的三种自我状态”,这也是帮助读者找到症结的办法。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一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儿童自我状态:顺从的由来
儿童自我状态,是指从婴儿时期起形成的情感和行为反应会一直影响长大后的我们。当处在一些类似的情形和场景时,我们可能会和小时候一样去行动和感受。
在我们呱呱落地到逐渐长大成人,很长一段时间里,父母都对我们有着绝对的控制权。
“想象在一个很小的星球上只住着三个人:你和其他两个人。那两个人的身高比你高一倍还多,所有的事情你都得完全依赖他们,不光是吃喝,你的情感需求都得靠他们来满足。
他们通常对你很好,你也用爱来回应他们。
但有些时候,他们会对你生气,这让你感到害怕和不快。他们是那么的高大有力,你没法逃离,所以你只能忍受这个状况,同时学习如何尽你所能地去应对。”
为了更好的生存,出于本能,我们学会了一套行动策略来应对父母和其他人。
最开始装在红黄蓝三色盘里的“快乐”、“愤怒”、“悲伤”、“恐惧”,各种简单情绪开始互相浸染,三色盘衍生出越来越多复杂而微妙的颜色。
当父母对孩子管教过于严格,对孩子提出过多的要求,或者某些挑剔型父母,难以忍受孩子的缺点,过度指责,轻易动怒,会使得孩子越来越没有安全感。 由于长期得不到父母的赞扬和认可,被否定的恐惧感日益加深。
为了得到父母的肯定,孩子会选择不去争辩,凡事先主动道歉,尽量顺从。
而很多人可能一生都将把这种顺从带在身上,仅仅为了获得他人的肯定。
即便长大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在某些特定的情景里,比如被人指责,提出要求,他们会本能地做出儿童时期养成的行为反应。
这也就是为什么虽然内心很抗拒,却始终不得不顺从对方的要求。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二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父母自我状态:自我批判
与儿童自我状态相对应的,是“父母自我状态”。
《蛤蟆先生》里的老獾就是一个经常处于“父母自我状态”的人物。虽然是蛤蟆先生的朋友,他却像蛤蟆先生的父亲一样严厉地对其进行管教,甚至摆布蛤蟆先生的个人选择。
我们学到的所有价值观和道德观,还包含了对生活的评判标准多半来自于父母和原生环境。
当然, 父母会想尽一切办法给孩子最好的,但由于自身和时代的局限性,他们也不可避免地会将一些错误、消极的观念传递给下一代。
很多人可能会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我们开展社交时会表现得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
我们喜欢用自己的标准批判和要求他人,对别人挑剔、愤怒、评头论足。
苍鹭医生说:每个人都会有“父母自我状态”,
也就是说,讨好型人格也有着很强的“父母状态”,但他们很难像老獾一样直白地说出难听的话,很难理直气壮地对他人提出要求。
那么他们的“父母状态”去哪里了?
答案是,他们把被挑剔的人变为了自己。
像法官审判犯人一样,他们用父母的标准来审判自己,因此他们变得敏感,生怕自己做得不够好。偶尔犯下错误,会加倍谴责自己,无法走出内疚的泥淖。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三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成人自我状态:真诚回应当下
苍鹭医生最后提到人生的第三种状态,“让我们既不会表现得像父母,也不会像小孩,而是像个大人,更像当下的自己”:成人自我状态。
在这个状态下,我们能用理性而不是情绪化的方式来行事。
只有在这个状态里,我们才能客观的评价自己,冷静地思考当下的状况。
不再被父母的标准所驱使,也不会被童年的行为习惯和情绪所围困。
道理谁都懂,但懂了不代表能做到。毕竟没有人能像穿越文或者重生文的主角一样,看完这本书便醍醐灌顶,如获新生。
大部分人愿意顺从已有的习惯,“像父母或儿童一样行事,几乎不需要去思考,我们知道要做什么、说什么”,这样既不费脑又不用打破任何“和谐”的现状。
强迫自己改变才是最难的。
进入“成人状态”需要经历艰辛的努力和刻意的思考,改变从幼时就形成的情感和行为模式需要付出一定代价。
具体究竟该怎么做呢?用苍鹭的话就是,“ 要真诚地回应当下的需求,在自由中成为真正的自己。”
当别人提出超过自身能力的请求时,学会先尊重自己的需求,告诉自己:“我无法这样做,因为答应对方会让我自己感到难受。”要学会接受拒绝别人产生的内疚感。
告诉自己我不再是个孩子,不需要依赖任何人,也不需要获得所有人的认可。
“ 成长的本质就是要减少并最终打破对外力的依赖,这样才能成为一个独立自主的人 。”
当然这些改变不是一瞬间就能做到的。当老獾告诉蛤蟆,他要取代蛤蟆成为校董,并且催促蛤蟆写辞职信离开董事会,蛤蟆虽然气炸了却不敢当面拒绝。
在苍鹭的鼓励下,蛤蟆最终给老獾留下纸条,拒绝了这件事。
我们需要一些自己或者他人的鼓励,哪怕走出一小步也是成功的。
追根溯源不是为了找到憎怨和发泄的对象,而是要理解自己的情绪出发点,学会客观地看待自己最真实的感受。
“儿童自我状态”和“父母自我状态”或许会陪伴我们一生,古人常说:“江山易改禀性难移”,如果笃定自己无法改变,那就相当于在这场突破自我的战役中缴械投降。
如何摆脱讨好型人格?当你内心的小人狂喊“no!”的时候,把自己的感受摆在第一位,尊重自己的意见,做出客观理性的抉择。讨好型人格性格缺陷改正问题
我不是心理医生,只是一些建议。
人的心理发育是从讨好到自我满足到互相满足。你这就是缺乏了自我满足的转变。我觉得这是讨好型人格的本质原因。
想要解决,最好找到原因,再想办法解决。
你可以自己思索一下,为什么你会喜欢讨好别人,你的家庭环境是如何的。
情况1 你的家庭环境不好,父母总是吵架,缺少对你的关爱。
情况2 你的家庭环境没有问题,但是你的父母喜欢强加意志给你,并且说是为你好。
两个环境有一些细微的区别。
如果是1,你是属于缺乏安全感的本质,人格被压制了,内心比较敏感,怕别人伤害你,从而讨好别人。
2是属于双人格,这种情况也常见,你的父母再对你安排的过程中,你养成了一个习惯于听从他人的人格,你本身的人格被忽略了,你怕别人说你不好,你也习惯于听从他人安排,所以习惯于讨好别人。
两种情况不一样,具体的解决办法也不太一样。
你可以说说你是哪种。
我没用过壹心理,但是这个东西大同小异。如果你要是找专业的心理咨询,最好别找那种新手,花钱也是白花,贵点的有经验的能实际帮助到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