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是中国人创造并使用的表意文字。
以下引用该文件原文,对示例部分有疑问的例字进行探讨——
教育部、语文委2009年1月12日发布的,
《GB13000.1字符集汉字部首归部规范》里的“汉字部首归部规则”
一.从汉字的左、上、外位置取部首。如果左和右、上和下、外和内都是部首,则只取左、上、外位置的部首。
示例:
彬(木);木+杉,专家解释一下为啥读bin呢,是形声字吗,形部声部分别是?
——我怎么觉得是(林+彡)的形声字呢?
裹(亠);亠下面是个啥呀?专家读得出来吗?反正字典上是没有的。
——我怎么觉得是衣+果的形声字呢?
暮(艹);草下面是个啥呀?专家读得出来吗?反正字典上是没有的。
——我怎么觉得是莫+日的形声字呢?
闻(门);
——我怎么觉得应该是闻归耳部,音从门呢?比如闷、闵、闽,分别归心、文、虫部,音都从门取。如果都归入门部,有什么理由呢?因为读音相近?专家解释一下。
汉字作为以象形为基础的表意文字,在世界文字之林中独具一格
二.如果汉字的左、上不是部首,右、下是部首,则取右、下位置的部首;半包围结构的字,如果外不是部首,内是部首,则取内。
示例:颖(页);左边那是啥,专家能读出来吗?
——我怎么觉得是禾+顷的形声字呢?不信请看同类结构的字颍、頴、㯋等等。
荆(刂);刂左边那是啥,专家能读出来吗?
我怎么觉得是艹+刑的形声字呢?没错,这个字形写得有点怪,按理说艹应该写大一点,完全盖住下面的刑,但古人就是写成这样子了,这是约定俗成。但是我们不能被它的外表迷惑,把它的结构搞错。
早期的荆还是艹上刑下
后来艹变小偏左,刂就成了右半边
同样,茫,乍看都以为是艹部的,但是艹下面的是个啥呀?关键是茫是表示水雾朦胧看不清楚,所以是氵+芒的形声字。也是古人约定俗成地写成这个样子了,我们要把它的真正结构搞清楚。
唐朝虞世南还写的是对的,左水右芒
元朝的赵孟頫就写错了,艹跑到氵上面去了。有人说好看,可是对错比好看更重要吧?
三. 如果汉字的左和右、上和下都不是部首,则按照先左后右,先上后下的顺序,从偏旁的位置取部首。
示例:
嬲(田);男、女都是部首里有的字,为什么要分出一个田?
我怎么觉得这字的结构是从女的,应归入女部吧?专家以为呢?
嫠(攵);归入攵部后,剩余的部分是个什么字,专家认识吗?
其实,嫠是寡妇的意思。是女部的形声字,另外那个部分表音。不信请看同类结构的其他字,里部的釐、刀部的剺、子部的孷、毛部的氂,等等。
赢(月);归入月部之后,剩余的部分是个什么字,专家认识吗?
其实,赢是贝部的形声字,另外那个部分表音。不信请看同类结构的其他字,嬴、羸、蠃等等。
现在经常有人这样解释汉字,不以为耻反以为荣
四. 如果由上述位置取不到部首的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的字或其它字,则从起笔的位置取单笔部首。
示例:
尹(乛);归入乛部之后,剩余的部分是个什么字,专家认识吗?
其实,尹是从彐+丿的会意字,应归入彐部。
承(乛);归入乛部之后,剩余的部分是个什么字,专家认识吗?
其实承是手+丞的会意兼形声字,应归入手部。
果(丨);归入丨部之后,剩余的部分是个什么字,专家认识吗?
谁都知道果是树上结的,是从木+田的象形兼会意字,田这里并非田地,是象果实累累之形的,只是楷书形同田字而已。果,无论如何都是应归入木部的,木作为部首就是树的意思,果子不是树上又是哪里的?
果,象形兼会意字,象树上枝头果实累累之形
五. 如果在取部位置上少笔与多笔几个部首出现叠合时,则取多笔部首,不取少笔部首。
示例:
威(戈)。威取戈部,剩下的部分是女字上面多一横,专家能解释一下这是啥么?
我怎么觉得是女+戌的会意字呢?戌是象征权力的战斧,就是像妇好、穆桂英那样的女将,不是威风八面吗?
威不威风?
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不外是,这个规范根本不合汉字的构造原理,对于汉字进行了颇为不讲道理的“强拆”,因而造成认识与归部的错误。
汉字被强拆,中国人的精神家园将变成一片废墟
《庄子 养生主》“庖丁解牛”一节说“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良庖是遵循客观规律科学地从关节处切割分离,族庖是出于主观臆断硬砍骨头肢解,结果经常把刀砍坏。好厨师遵循的客观规律是牛的身体结构,好的字书编纂者遵循的客观规律就是汉字本身的结构规律。
现在这个标准显然是根据“族庖”的主观臆断和认识水平制订的,通俗地说就是不讲道理进行“蛮干”,上则愧对仓颉、许慎,下则误人子弟贻患后学,外则受讥于异邦他国,实属很不应该。
其实牛已经被屠牛的人杀了,庖丁只是分解牛肉,不是面对活牛
在这个规范的要求和指导下,包括《新华字典》、《通用规范汉字字典》在内的很多现当代华文汉字字典,都开始在归部这个关键环节疑似敷衍了事。
具体的做法就是庸俗化和无原则的“多属”化,表现为对会意字不考察其部首与偏旁的主次关系,一味图省事,一刀切简单化地归入“首部”而不是探究其真正的“部首”;对形声字很多时候用声符做部首而将意符当做偏旁;前面已经将该字归了甲部,后面自己也觉得于理不甚通,便又来了个“多属”的办法再归入乙部甚至丙部,就是一个字归入了两个甚至更多的部。这显然是“一子多母”的糊涂账。所以笔者的著作里坚持一字只归一部,严格单字和部首的亲子关系。
《字觉》封面
可见汉字基础教育、工具书等方面是问题多多。而本号作者的汉字研究专著《字觉:汉字树图梳理与无理字初探》就是尝试解决这些问题的。左手字典,右手字觉,左右逢源,相得益彰。
《字觉》封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