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良大大
来源 | 良大
罗振宇每年的跨年演讲都会吸引不少眼球,但是今年由于疫情的原因,线下演讲被临时叫停,只能转为线上直播。
罗胖只能在空空的会场,面对着一个调音师和一堆熊猫玩具,进行了一场4个小时的直播。
如果你有点演讲经验,就知道这事儿并不简单,一个没有观众的现场,演讲者是得不到反馈的,也就很难支撑起自己的情绪。
然而,整场演讲看下来,罗胖没有受到太大影响,仍然是激情满满,金句扎堆,现身演绎了那句:
“行就行,不行我再想想办法。”
当然,作为知识服务界的顶流,诟病也会不少,尤其是罗胖跨年演讲的档口,都会有些人来黑一把。
这次线下演讲被叫停,我就看到不少人在幸灾乐祸,也有人开始重提“贩卖焦虑”、“知识二手贩子”等说法。
站在不同的角度,会有不同的观点,喜不喜欢是每个人自己的事儿。
而我本人作为一名知识从业者,认为罗胖的《得到》一直是知识界的标杆产品,无论你是白嫖,还是付费,都能让你学到不少东西。
而对于罗振宇本人,我也觉得有很多值得普通人学习的地方,不吹不黑,就事论事,我说7点:
1、输出能力
罗振宇就读华中理工大学时,很爱读书,文学史、哲学史之类的......
那个时代能上好大学的人,都爱读书啊,但是罗胖和别人有点不一样,那就是特别爱分享。
但凡读过的书,他都能变成荤素搭配的段子,吃晚饭时讲给同学们听,很多人听的很入神,碗都忘记洗了......罗胖因此还被选为学生会主席。
罗振宇的输出能力,大概就是那时打造出来的吧,之后的“逻辑思维”、“罗胖60秒”,以及得到专栏,如果没有这种能力,是很难支撑起来的。
输出能力,无疑是知识从业者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在这个领域,你的产品可能是一篇文章、一段语音、一段视频,或者一门线下演讲。
这都需要你在输入知识时,还要把这些知识内化成自己的东西,再去表达出来。
就算你不是知识从业者,不需要打造自己的知识产品,但是你真想掌握某项知识,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去输出。
当你用自己的方式,把知识讲给别人听,或者写成一篇文章时,你才算真正拥有了这个知识。
否则,你所谓的知识,只是你收藏夹里的一个个素材。
2、懂得自黑
但凡是个公众人物,一般都想塑造比较完美的形象。
但是罗振宇有点不同,他经常自嘲自黑,比如,他说自己就是个商人,没有情怀,只为赚钱。
他还经常吐槽自己的安徽口音,肥胖的身材,以及岌岌可危的秀发。
这有点反常识,但是却在公众舆论环境中很有必要。
心理学中有个“仰八脚效应”,大概意思是,有点小毛病的人,比完美的人更让大家喜爱。
因为有瑕疵才接地气,更容易让大众接受。
从另一个方面看,如果人设太完美,翻车的风险也更大。
大众对完美的东西存在一种矛盾心结,既崇拜,又想戳破,就像一个小孩子,看到一个美丽的沙子城堡,他肯定兴奋赞叹,但是最终他会用摧毁的方式来终结这种完美。
你也可以看到,很多公众人物,都是人设太完美了,最后都跌的比较惨。
你再看罗胖,虽然不少人黑,但是多数人还是更喜欢接纳他。
也许就是因为他给人的感觉比较真实吧。
3、死磕精神
无论你喜欢不喜欢罗胖,大概没人能否定他对产品的死磕精神。
他的代表做“罗胖60秒”,不多不少,整整60秒。每天一条,已经发表了2千多天。
不少大V曾在现场见识过制作过程,很多人用“残酷”来形容,而罗胖用“死磕自己,娱乐大家”来调侃。
罗胖当然不只死磕自己,很多在“得到”上开设专栏的主理人,也被罗胖折磨过。
主理人的课程初稿,都要在会上严格审核,每一个主题,每一个概念都要不停的拿捏讨论。
多数时候,罗胖是要亲自参加的,一搞就是5、6个小时,饿了,就拿点饼干垫垫,然后接着搞。
每个主题,都要力争磕出新意,每个复杂的理论,也要变得极其通俗才行。
“不放过自己,榨干自己,死磕到底。”这是罗胖经常说的话,也是得到团队打磨产品时的一个原则。
罗胖这种执着劲,就是一个“壮举标签”啊,当你看到一个胖子坚持这么多年,每天60秒,多少会感觉这人蛮靠谱,也会信赖他的产品。
别的不说,作为一个普通人,如果你能立下一个FLAG,每天坚持一件有意义的事,并且身体力行,相信你也能打造一个不错的人设。
4、主导意识
同样是年轻人,最大的区别是,有些人会想尽办法主导自己的人生,而有些人,则是随波逐流,过着别人为你设计好的人生。
罗振宇属于后者。
初中时,听一位老师说,当记者可以跑来跑去,所以小罗胖就下定决心,去当一个媒体工作者。
后来还真就考入了新闻系,后来又读了传播学的硕士
那时媒体人的最佳归属不是B站的百万UP主,而是进入中央电视台,这也是罗胖的梦想。
怎奈那时的央视人才济济,罗胖根本没有机会,只能后退一步,到北京师范大学任教。
但是,罗胖还一直惦记进央视的事儿,经常去央视的各个剧组串场,帮人做策划和撰稿,当临时工。
后来有个叫《中国房产报道》的节目组,邀请罗振宇加入,按说罗胖应该屁颠屁颠的,但他却得出一个要求:
我要当主编......
此后,罗胖成为央视历史上第一个临时工编制的主编。
这大概是罗振宇生涯最重要的转折点,从此踏入主流媒体,时代的机遇也像热浪一样,翻滚而来。
我一直觉得这世界有三种人:观众、演员、导演。
观众只是以看客的身份,浏览着这个世界,没有参与感;
演员则会参与其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
而导演却会策划这场戏,力争让自己拥有主导权。
5、吸星大法
所有和罗胖打过交道的人,有个共同评价:
“任何一句不经意的话,都有可能会变成他创作的素材。”
得到专样主理人老喻曾说,有次和罗胖聊天,无意间说了一句“灰度认知,黑白决策”,看到罗胖小眼睛珠转来转去的,心想,搞不好会变成他的素材。
果不其然,没几天,逻辑思维里就专门以此为标题搞了一期节目,而且观点鲜明,论据充分,洋洋洒洒。
所以,很多人说,罗胖不是和你聊天,而是在练他的吸星大法。
早在2004年,罗振宇担任央视《对话》栏目的制片人。
这个栏目在走下坡路,罗胖知道自己也无力回天,但是他仍然非实积极的邀请嘉宾,策划节目,为啥呢,因为可以练吸星大法。
虽然节目不行了,可是央视的牌子还是很有吸引力,去邀请专家、学者、企业家,人家都很乐意过来。
罗胖就利用这个机会,一边访谈,一边吸收别人的知识营养,这些内容都成为日后逻辑思维的素材库。
多年后,罗胖和许知远聊天,谈起这段经历,罗胖开玩笑说:
他用央视的品牌,还用公费请这么多厉害的人给自己上课,这等于是重新上了一次大学,而且是最顶级的大学。
看到这段话,我总能想到一个词:赋能。
在多数人的认知中,赋能好像是别人把内功传授给你一样。
但其实,真正的高手,就像一块行走的磁铁,走哪儿吸哪儿,把别人的能力和能量吸收过来,自己为自己赋能。
6、终局思维
十几年前,吴晓波联合央视,计划拍《激荡三十年》的纪录片。
央视把还在经济频道做制片人的罗振宇派来做策划,需要在4个月内拍完。
当时节目组是要对《激荡三十年》中的30位人物进行采访,但是发现根本约不到几个,整个团队陷入到绝望之中。
罗胖捋了捋当时还算浓密的头发,小眼珠一转说到:
“为什么非要采访当事人?不能采访旁观者吗?
书中的当事人,一个也不请,只做外围采访。
比如,张瑞敏不是砸冰箱吗,我们不采访他本人,而是把报道他砸冰箱的第一个记者找过来。”
后来,节目组马上动手,两个多月里,找到了300多个与当事人相关的边缘人物,进行集中式访谈。
《激荡三十年》书中的知名人物一位也没有出现,但是很成功,抱回了该年度几乎所有的纪录片大奖。
你可以体会一下,采访名人,只是一个手段,不是最终目的,最终目的是如何打造一部优质的记录片。
从最终目的出发,倒推出各种手段,再去评估限制、优势,采取最佳手段,就是一种终局思维。
但是,在日常中,我们总是不自觉的把常用的手段当成最终目的本身。
比如,赚钱只是达成幸福的手段,但是很多人会把赚钱当成幸福本身;
再比如,设置KPI是为了让全公司更好达成统一的目标,但是过于细致复杂的KPI,又会让大家各自为政,追求小团体的利益最大化,让大目标受损。
所以,在前进的路上,我们都要拥有终局思维,要经常问自己两个问题:
我的最终目的是啥?
有没有更好的方法?
7、乘势借势
罗胖是个对趋势很敏感的人,他很早就判断出,随着新媒体的发展,个人品牌会是一项无形资产。
所以,2008年罗振宇担任《中国经营者》栏目的主持人时,就提出一个让央视很头疼的要求。
每次访谈节目的最后,自己要出镜,做一个3分钟的总结和评述。
这种做法,在以前此类节目中从来没有过,主持人就是个配角,负责提问和引导,这咋能当主角呢?
但是考虑到罗胖是个人才,台里破天荒的答应了,但是只允许1分钟的时间。
这罗胖也挺鬼,每次都说3-5分钟,而且内容环环相扣,后台编辑剪辑的时候,发现一句都不能少,否则就不完整了,也只能任由罗胖发挥。
从此,众多观众,记住了这个胖胖的脑袋,以及罗振宇这个名字。
此后,罗胖敏锐地觉察到,报纸、杂志、电视等传统媒体肯定会被新媒体取代,也因此把个人品牌有意的根植到网联网这个大环境中。
从优酷长视频,到公众号,到最后的“得到APP”,都是乘借了新媒体发展的趋势。
除了乘势,罗胖还特别会借势。
“得到”之所以成功,不仅仅是罗胖的个人力量,还因为得到上有各行各业的大咖,在知识服务这个领域,大概没有哪个平台能聚集这么多牛人。
很难想像罗胖是怎么做的?但是对于这种链接借势的能力,你不得不服。
实际上,罗胖为了借势,掉过不少头发,之前他去奇葩说,和一群小鲜肉过招,虽然有点违和感,但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破圈的努力。
前段时间,罗胖又在抖音上和众多达人隔空对话,一上来就特谦卑:
“某某老师,我是罗振宇,我经常看你的视频,特别开脑洞......”
被知识界的顶流恭维,再牛逼的达人也要给点面子,帮助罗振宇的跨年演讲吆喝一嗓子啊。
乘势,就是明道取势,借势,就是合纵连横。
这两个砝码,被罗振宇拿捏的死死的。
说在最后
关于罗胖以及他的产品,我觉得没啥争论的必要,人家本来就说自己是个商人,商人就是要把自己的劳动价值最大化嘛,这没毛病啊。
而且,整个经营过程中,也没坑谁蒙谁,这也没啥可喷的。
至于你付费后得到的知识到底有没有用,这见仁见智吧,这种虚拟类商品,本来也很难有个统一的衡量。
作为一名知识从业者,我倒觉得罗胖的产品价值比挺高,帮我节约了很多时间,挺好的。
对于普通人,且不说这些知识对你的用处有多大,但当你买了一个知识产品,开始学习时,这个时间段你就不会去打游戏,不会去当键盘侠,不会去把时间浪费在一些无聊的事上。
你倒逼自己自律,那不也是种收获吗?
所以,凡事多看别人的优点,多想想自己收获了什么,才能不断优化自己的成长路径。
所谓的开放性思维,大概就是这个意思吧.......
-END-
作者简介:良大,投资人,商业顾问。大学时开始各种折腾,卖过贺年卡、摆过带鱼摊、倒腾过服装店。毕业后,开过饭店,当过职业打假人,后来进了500强在总部做管理。有一天,脑袋一热,又出来创业,现在做咨询和培训,空闲时写写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