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ected Image

倒下的安倍,站不稳的电动化

2024-08-28 20:29:48 汽车知识 bianji01

 

“15个抖音视频,13个是安倍。”身旁的小伙伴翻着抖音这样说道。安倍遇刺死亡事件,无论是抖音,公众号,7月8日整天各种刷屏。

这里说个数据。2021年,整个日本因枪击死亡的,实际上只有1个人。相比隔三差五就出个枪击案的美国,日本称得上是全球的“绿岛”。所以,前首相安倍受到枪击,就更加令人震惊。

但2022年的世界越来越热闹,基本规律不变。这个世界始终是普遍联系的。为什么会发生?

看看大洋彼岸的美国就明白,2022年5月8.6%的CPI达到了40年最高。这不但动摇国本,对实业、股市和就业是毁灭性打击,更直接影响民主党的中期选举和基本盘。

所以,除了安倍被刺身亡,还有OPEC的秘书长巴尔金多意外而卒,英国首相约翰逊宣布“下架”同时发生。实际上,就像公众号“鉴茶院”所说的,这是“美元潮汐”回流的一部分,也增加了日本经济和政治的不确定性。

那么,对于我们更加直接关切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日系又会受到什么影响呢?

资产负债表衰退

在一个枪支管控如此严格的国家,枪击事件不幸“永远改变了日本”。除了三十年前奥姆真理教地铁毒气事件的影响,确实这次令整个日本和世界震惊。

目前,我们还不清楚,嫌疑人山下彻也因为什么刺杀安倍。但是,有一点是很明白的。要么这是一种公开的警告,要么这是矛盾恶化到没有办法协商解决的一种解决方式。

当前日本政坛,由鸠山家族、麻生家族、小泉家族、安倍家族、福田家族五大政治门阀把持,将上层瓜分得密不透风。而安倍晋三作为安倍家族的代言人,在五大门阀的政治斗争中,有着非凡的政治势力。虽然2020年9月16日安倍晋三正式卸任,但他从未离开日本的政治舞台。

安倍晋三依然持续掌握自民党内最大派系——清和政策研究会(原称“细田派”,后称“安倍派”),并借此影响国会运作。在他支持下,菅义伟与岸田文雄两位继任者先后上台。不过,随着岸田的力量增强,内部的矛盾也越来越大。刺杀虽然没有直接关联,但是“内卷”之激烈可想而知。

说起安倍的政绩,最为有名的是“安倍经济学”。公社查老师的《“安倍经济学”以后,日本汽车再无 MIRAI》已经介绍了“安倍三支箭”,就是以激进的宽松货币政策、机动的财政政策以及促进民间投资的结构性改革,带动经济再生。这一度使日本经济逐渐走出过去二十年来的通缩。

而奉行凯恩斯主义的安倍晋三,其“三支箭”所代表的“安倍经济学”说起来复杂,概括起来也简单,那就是量化宽松的货币政策,印钱、印钱、印钱。但是,这是头疼医头的做法。

政治上,作为日本任期最长的战后首相,安倍继承其外祖父的观点主张加强自卫,他不惜多次改组内阁,积极推动“修宪”,不顾在野党和民众反对强行通过新安保法,解禁集体自卫权,改变了日本战后的“专守防卫”安保政策。

在外交、民生、文体上,安倍也动作频频。但与此同时,随着国际局势的演变,日本外部经济环境不断恶化,少子低欲望等内部社会顽疾难解,“安倍经济学”成为强弩之末。安倍长期执政带来的政治“后遗症”也开始显现。

有人说,日本真正要做的,是大幅度删掉那些繁琐的法律,大幅减税,让企业重新焕发活力。因为,日本企业、日本消费者,要花费大量的成本,去使自己的行为“合法”。当然,这是另外一回事了。

著名的台裔日籍经济学家辜朝明,以“资产负债表衰退”概念总结了日本“失去的二十年”经济问题。他在《大衰退》一书中写道:"虽然对单个企业来说,偿债是正确且负责任的,但是当所有企业都开始同时这样做时,就会造成严重的合成谬误(Fallacy of Composition)。这种令人恐慌的局面,就是所谓的资产负债表衰退。"

辜朝明给出的“解药”,其实也是安倍任内所做的——疯狂的财政刺激。可以毫不夸张地说,安倍借鉴了这个理论并致力于改变现状,但是,战后的日系社会经济结构和体制决定了,安倍无法更改,最终付出生命的代价。

纯电动“失语”

“研究经济史和日本历史,我们发现日本民族的偏执总会让他们在向更高级迁跃的时候失败,二战时期如此、制造业升级的时候也是如此。”《估值逻辑》的孙加滢这么总结。

回过头来说,安倍任内,以及现在的岸田内阁,对于纯电动路线的支持,实际上微乎其微。“点错科技树”的日本也错过了产业跃迁的时机。

聚焦日本国内,2021年日本新车销量约为450万辆,纯电动汽车的份额只有不到1%,而且这是过去十年最好的纪录。而一个有意思的数据是,日本当年进口的电动车销量则是2020年的2.7倍之多,同样创下了历史新纪录。

时代改变,而日系纯电动的销量在本土市场没有任何起色。EV SALES BLOG统计的今年1-4月纯电动新车销量,排名最高的丰田也只是勉强进入14名,日产则排在第19位。

日系这么重要的燃油和混动玩家,竟然在本国的纯电动的各大榜单毫无“存在感”。我们再看安倍任内的做法,就知道多么失策了。“点错科技树”的安倍的重心始终在氢能源。

2015年,安倍曾亲自为丰田首辆量产的氢动力汽车丰田Mirai代言。当年,试驾MIRAI绕官邸前院一周后安倍说:“想向所有中央部门引进。将致力于整改有关规定,使自助加氢站成为可能。”不过,很遗憾的是,氢能源的发展始终不冷不热。

2018年,安倍访京。期间,中日双方在新能源汽车领域达成3项实质性合作。据公开资料,日本JXTG能源集团和中国石化集团签署协议,双方将在第三方市场共同建设氢燃料加气站,提升中国在氢能开发方面的技术储备。还是氢能源。

虽然安倍还采取过强硬刺激措施,削弱日元促进出口,这也让丰田的销量仍保持世界领先,但是,不得不说,纯电动领域安倍及其继任者岸田文雄没有出手任何高招。

日本是一个门阀和财阀社会,我在《面对“鸿沟”,做减法才能跨越车海》已经提过。财阀体制下,燃油和混动领域的高额既得利益,导致了财阀们不愿意向纯电动决绝地转型,也是可想而知的。

反过来说,德国大众在赫伯特·迪斯博士的带领下,如此决绝地推动电动化进程,虽然现在还跌跌撞撞,但不得不佩服德国人的勇气和狠劲。

很可惜的是,虽然三菱在2009年推出了首款量产纯电动汽车i-MiEV,丰田在2012年推出RAV4的纯电动版本,日产也以聆风Leaf的名义推出了量产销售的纯电动车型,但这些产品都是典型的“起了大早却赶了晚集”,至今没被转移到最新且成熟的大规模生产系统,眼看着纯电市场被后来的竞争者逐渐反超。

再比如,日本汽车工业会副会长、雅马哈公司社长日高祥博更明确地认为,这一波汽车电动化新热潮受到了过强的政治主导和经济政策倾向左右,而非基于用户和社会的需求。

实际上,日本国内在电动化领域,依然是口号大于实际的。论其源头,日本国内的政策以及财阀和门阀的落后观念,在时代的冲击下无法及时焕新认知,才是根本原因。

电动化的跌跌撞撞

如今,时代赋能了中国电动车市场引领时代的使命,从世界舞台到落定中国,成为所有人视为转型成败与否的桥头堡,“顺势而为”似乎也成了日本和日系车企唯一能做的。

在电动化的问题上,日本企业是要看领头羊丰田的。此前,丰田的掌门人丰田章男不止一次地炮轰电动车,失业、污染等也成为其旗帜鲜明的反对电动车的主要论点。

不过,丰田章男虽愤慨地说到,“电动车被过度炒作了,如果汽车行业仓促转向电动化,眼下的商业模式会彻底崩溃”,最后换来的却是,2021年年末,自己成为电动车带货主播向世界一表决心。

当然,鲜为人知的是,这个“2030年销售350万辆纯电动车”新方针计划的筹备期只有不到50天,一字摆开的16辆纯电动车型里,有11辆是油泥模型,颇有恒大之风。此外,丰田至今都没有放弃游说日本政府支持混动汽车的努力。

而本田、日产在i-MMD、e-POWER已成气候的情况下,也不得不加速向“电动化”转型,或携手通用、索尼等技术派共耕未来,或怀揣着自己的“2030愿景”咬牙下场。

只是,在很长的一段时间内,日系汽车公司的高傲和自信的确总是毫不掩饰的。征战中国车市20年而日渐丰满的品牌精神,在车市进入分化阶段后,日系的口碑效应和超过四分之一的市场份额几乎无人能及。这也造成了日系“谜之自信”的假象。

所以,在中国新能源市场各方势力一骑绝尘而去,造车新势力此起彼伏、“蔚小理”攻城拔寨,华为、百度躬身下场,比亚迪厚积薄发、传统车企奋而爆发之际,日系的脚步确实慢了。

当然,现实面前,倔强的日系最终还是选择了妥协,以bz4x和e:N系列为起点,丰田、本田正式切入纯电动车市场,而日产则以轩逸·纯电的方式试水后,Ariya也缓缓向中国市场走来,并意图将未来的绝大部分精力放在新能源市场上。

我们再看日本国内,日系在纯电动领域的“反杀”,有两个非常关键的时间点。日本分析师普遍将2022年视为“日系纯电元年”,但姗姗来迟的“纯电元年”,其速度放到全球,恐怕已经慢了不止一拍半拍。

而日系高管们接受的访谈,也似乎成了东瀛制造商和行业分析师们心照不宣的一个事实:日本纯电动领域想在全球范围内实现反超,其转折点最快也要到2025年左右。

不管怎么样,安倍遇刺“永久改变了日本”,也增加了许多变数。而冲击波涟漪之下,日系汽车制造商们,也在跌跌撞撞中迎接更加不确定的智能电动化时代的到来。

参考资料:

1、《安倍遇刺,一场美国的剧本杀》,鉴茶院

2、《面对“鸿沟”,做减法才能跨越车海》,王小西

3、《日系车史上最大危机来袭|“电解”日系车》,张洁

4、《日本的溃败不是来自资产负债表衰退》,估值逻辑,孙加滢

声明:易趣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15127732@qq.com
横幅广告*129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