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ected Image

盖世周报 | 5月中国所有整车厂或停产;长安适时建欧洲和北美总部

2024-08-21 14:53:10 汽车知识 bianji01

 

本周,国内外汽车行业有哪些大事件发生?

5月中国所有整车厂或停工停产

4月14日晚,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发布微博称,如果上海和周边的供应链企业还无法找到动态复工复产的方式,五月份可能中国所有的整车厂都要停工停产了。

图片来源:微博截图

针对此,华为消费者业务CEO、智能汽车BU CEO余承东4月15日在朋友圈发文表示:“的确如此,上海如果继续不能复工复产的话,5月份之后,所有科技/工业产业涉及上海供应链的,都会全面停产,尤其是汽车产业!产业经济损失/代价将会很大!4月中旬开始,部分企业就已经开始因上海等封闭导致供应链断供停产了。”

图片来源:微信朋友圈截图

盖世点评:原本就面临原材料涨价、缺芯等负面因素影响,如今又遇新一轮疫情冲击,汽车产业的2022,更难了!

长安汽车宣布适时建立欧洲总部和北美总部

4月13日,在长安汽车2022全球合作伙伴大会上,长安汽车董事长朱华荣宣布,长安汽车计划到2025年建成2-3个海外制造基地,适时建立欧洲总部和北美总部。

朱华荣还提到,到2025年,长安汽车总销量将达到40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300万辆,新能源车销量105万辆,占比达到35%;2030年,长安汽车年销量将达到550万辆,其中,长安品牌450万辆,新能源车销量达到270万辆,占比为60%,海外销量占比30%。

盖世点评:如此看来,无论是疫情的持续,还是变幻莫测的国际关系,都未能阻挡中国车企“出海”的决心,当然如果外部环境持续不稳,“出海”节奏则难免不受扰乱。

大众考虑在美国建电池厂

据外媒报道,大众集团正寻求在美国生产更多的电池,因为该集团正试图提高其在美国的电动汽车产量,并挑战特斯拉的领先地位。

大众考虑在美国建电池厂;图片来源:大众

今年晚些时候,大众将在美国田纳西州查塔努加工厂投产ID.4电动车。4月7日,大众采购主管Murat Aksel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很可能需要在美国建造电池工厂,我们正在美国进行投资。”4月10日,Aksel前往美国与电池制造商及其他供应商会面,在访问美国期间,他会考察工厂可能的选址。

据悉,大众一直在努力提高其在美国的市场份额,但由于其产品线中缺乏受欢迎的SUV车型,效果并不理想。3月,大众宣布将在未来五年内拨款71亿美元,用于改善其在美国的产品、电池研发和生产能力。

盖世点评:如今特斯拉在美国电动汽车市场占据绝对份额,要挑战特斯拉,大众在产能布局及产品技术升级等方面都可谓“时间紧任务重”。

本田汽车计划2040年前停售燃油车

4月12日,本田汽车公布了一系列规划。其中提到,本田将在2040年前逐步淘汰内燃机,并转型为碳中和动力和移动供应商,其中即将推出的e: Architecture和固态电池将发挥关键作用。本田首席执行官三部敏宏称,固态电池是“游戏规则改变者”。

三部敏宏表示,本田将采取多管齐下的方法,在2040年之前实现禁售燃油车的目标。一方面,将在短期内与合作伙伴合作,以实现规模化和削减成本;另一方面,将自主开发核心技术维持长期运营。

盖世点评:近期比亚迪已宣布停产燃油车,放眼全球,越来越多的车企宣布将停产停售燃油车,虽时间节点有所不同,但大多在之后的5-10年,可见本田的计划其实相对保守。

三菱汽车俄罗斯工厂暂停生产

据外媒报道,三菱汽车表示他们已经在位于俄罗斯卡卢加(Kaluga)的工厂内暂停了生产工作,何时恢复生产需要等待进一步通知。

图片来源:三菱汽车

消息显示,卡卢加工厂是三菱与Stellantis共同运营的,现在还不清楚Stellantis是否也已经暂停了卡卢加工厂内的生产工作。该公司早些时候曾宣布,将停止向俄罗斯出口汽车,并停止从俄罗斯进口汽车或零部件。4月8日,该公司没有立即对此发表评论。Stellantis在3月底表示,由于零部件耗尽,他们将不得不在短暂关闭卡卢加工厂。

盖世点评:卡卢加是俄罗斯重要的制造业基地,拥有众多车企投资设立的工厂。目前来看,三菱汽车并非第一家因俄乌冲突导致的供应链短缺等问题而停产的车企,应该也不会是最后一家。

传欣旺达寻求为其电动车电池部门融资30亿元

据彭博社报道,知情人士透露,欣旺达正考虑凭借其电动汽车电池部门超过200亿元(合31亿美元)的估值,为该部门筹集大约30亿至40亿元的资金,并已与可能的投资者进行了接触。

据悉,欣旺达的融资考虑还处于早期阶段,因此估值和融资规模等细节仍可能发生变化。欣旺达的一位代表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随着汽车制造商寻求供应多元化,中国电动汽车电池制造商正在吸引数十亿美元的资金。2月,欣旺达从理想汽车、广汽集团和上汽集团牵头的19家投资者那里筹集了24.3亿元。

盖世点评:新能源汽车产业正处于高速发展期,但锂电厂商的经营现金流似乎无法覆盖扩产所需的巨大资金规模,为发展壮大锂电厂商只得伸手对外“要钱”,而在市场前景的支撑下,显然有“人”愿意买账。

声明:易趣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15127732@qq.com
横幅广告*129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