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汽车厂商真正采取行动的没有,只会光叫唤。”
2022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上,全国政协经济委员会副主任、前工信部部长苗圩,在谈及芯片供应问题时,言辞激烈。
不仅直言中国汽车行业缺芯少魂,更是对国内车企把车规级芯片、操作系统等卡脖子技术扔给一级配套商的“不作为”,表达了不满。
平心而论,像特斯拉那样,为了自动驾驶自研FSD芯片的车企并不多。然而能够让苗主任说出“光叫唤”这样的虎狼之词,可见汽车圈在半导体芯片供应短缺问题的处理方式上,属实存在一些不足之处。
就现在的情况来看,中国的新能源汽车行业,也许说得上走在了时代的前列。
可距离真正的“弯道超车”,依旧存在许多关键环节并未打通,就比如车企们大张旗鼓主推的汽车智能化功能。
综合来讲,智能驾驶、智能座舱、智能网联等AI+功能,都属于汽车智能化的范畴。
但现在的情况是,这一系列的智能化功能,终究离不开高级AI芯片的加持,进而也就引发了卡脖子问题的出现。
苗主任言之切切,其实想要说明的就一个问题:国内的汽车半导体供应链,仅仅寄希望于Tier 1,将砝码全部压在英伟达、高通这样的国际巨头身上,并不明智。
而且值得注意的是,英伟达对中国自动驾驶的“绑架”,已经到了十分深刻的程度。
封闭or开放,芯片的王者之争
毫不吝惜的讲,英伟达就是一个时刻站在时代潮流风口上的庞然大物。
上到超级计算机、数据中心的并行计算,下到个人PC显卡、数字货币“挖矿”等,各种场景,都能看到英伟达发挥作用的身影。而且另一方面,英伟达在AI领域的支柱作用,已然成长到无人可以撼动的地步。
2012年,深度学习“巨佬”Geoffrey Hinton及其学生Alex,在ImageNet竞赛中,借助GPU来加速训练深度神经网络,夺得了竞赛的冠军。
而本次竞赛的影响力,从学术界直接穿透到产业界,不仅推动了第三次人工智能浪潮的到来,更是帮助英伟达的GPU开拓了新的增量市场。
再往下细分,作为AI领域最明确的方向之一,一片蓝海的自动驾驶市场,也自然而然的成为了英伟达的囊中之物。
然而,行业市场的格局变换,并不会因为一次“学术界的契机”,就简单的三下五除二地完成。就市场规则而言,英伟达想要进来当“王者”,就需要搬掉旧势力设下的拦路石。
于是,属于英伟达和Mobileye之间的自动驾驶芯片的王者之争,一触即发。
回顾那些日子,其实很长一段时间里,“封装”就已经成为汽车行业的基本协调方式。Tier 2、Tier 1、车企共同组合成了金字塔式的产业链。
车企在顶端负责产品的功能定义和技术集成;Tier 2负责最基本的元件生产,就比如芯片的设计制造封装等;Tier 1则负责将掌握的技术打包,“封装”成一个车企只需少量开发、测试、验证即可拿来使用的模块。
显而易见,Mobileye就是这种模式下的集大成者。然而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其独步天下、屡试不爽的“密闭封装”,也就成为了Mobileye现在最坚硬的天花板。
特斯拉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尽管特斯拉与Mobileye“分手”的原因错综复杂,但Mobileye的技术过于封闭,让激进的特斯拉十分掣肘。而且这一缺点,在现在的市场环境中,正不断地放大。
事实上,也正是因为足够“开放”,英伟达才得以一步步强大。而且除了不限制车企自行开发自动驾驶软件算法,并为之尽力打造相应工具链之外,英伟达还具备“算力即正义”的优势。来自算力的降维打击,无异于一场“阳谋”。
据了解,英伟达的自动驾驶芯片,从2018年的Parker到现如今的Orin,已经实现254倍的算力增长;最新的Atlan,算力更是达到了1000TOPS,“卷”得整个行业都毫无招架之力。
尽管人们总说,芯片并不应该“唯算力论”;但另一角度,如果没有算力做敲门砖,却是可能连谈的资格都没有。
后来者,向前行
于是,凭借着“软硬结合”,以及算力方面的双重优势,英伟达收获了一大波拥护者。
无论是通用Cruise、亚马逊 Zoox、AutoX、小马智行这样的Robotaxi公司,还是奔驰、捷豹路虎、沃尔沃这样的全球知名车企,都已经和英伟达建立了合作。
而且值得一提的是,那些炙手可热的中国“新势力”们,也都不约而同的选择了英伟达。
不久前,2022年英伟达GTC大会上,“黄教主”官宣了与比亚迪的合作关系。按照规划,从2023年上半年起,比亚迪就将在部分车型上搭载英伟达的Orin芯片,以及相配套的的软硬件系统。
无独有偶,蔚来、小鹏、理想三家强势新势力今年的新款车型,都搭载了英伟达的自动驾驶芯片。像高合、智己L7、集度等逐渐开始显露头角的玩家,也不约而同的被英伟达“俘虏”。
难道,真•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恐怕也不尽然。
一方面是因为英伟达的产品得到了市场检验,技术成熟,质量上有所保证。
另一方面便是,车企选择英伟达的芯片,可以大大缩短磨合的周期,直截了当且见效甚快。
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大多数新能源汽车新势力们,已经是将自动驾驶的赌注压在了英伟达的身上。
而这种中国自动驾驶追逐英伟达芯片的趋势,其背后却还隐藏着诸多其它的原因。
一方面,现在的主流自动驾驶技术是深度学习。
借助大数据的投喂,AI神经网络模型会得到进一步训练和构建,直到整车上路的时候,被逐渐完善的模型,才能在大算力芯片的加持下,实现对车辆的准确、丝滑控制。
另一方面,国内的自动驾驶芯片供应商还较为“年轻”,技术也不够完善。如此一来,“快节奏”的新能源汽车战事,并不会留给车企们太多的时间。
换句话说,车企们选择英伟达,虽然不一定能够帮助自己在自动驾驶功能上,跑赢其他友商;但是这种算力“堆料”的方法,却意味着不会在竞赛中落后太多。
好消息是,国内的智能芯片厂商也并非没有丝毫的还手之力。
比如获得理想汽车青睐的地平线,2021新款理想ONE上已经配置上了征程3芯片;智能驾驶、中央网关、智能座舱全方位布局的芯驰科技,产品已经覆盖国内超70%的车厂。
另再,像黑芝麻智能、寒武纪行歌、华为等芯片厂商,这些后来者们,都将会成为取代英伟达自动驾驶芯片的潜在力量。
尽管那一天比较遥远,但可以看到的是,现在国内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正在为车芯的供应链重构、国产化替代等创造契机。
中国车芯,去虚向实
资本的簇拥而上,为车芯厂商的发展打开一扇门。但同时也必须明确,这扇门的背后并不一定就是花团锦簇、步步高升,更多的可能还是黑暗、孤独。
事实上,面对国际环境的动荡、技术的封禁、疫情的反复,以及原材料上涨等一系列不确定因素的接踵而至,中国车芯迫切地需要“去虚向实”,而不是自我标榜、放嘴炮、出风头。
什么是虚?
近年来,国家高度重视半导体产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这样的政策背景下,各地纷纷开展芯片项目。
原本的意愿是“集中力量办大事”,却不曾想“虚火太旺”,出现了一大批像武汉弘芯这种“高调建厂,后续乏力”的案例。
其次,资本的一拥而上,营造出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但潮水是否会突然褪去,没有人可以保证。
事实上,当相关产品得不到市场检验,只是在大呼“吊打”英伟达,堆一些拗口的专业参数以堵悠悠众口之时,不就是所谓的面子工程?
不难发现,半导体行业长周期、低回报的特性,已经令不少希望看到“快钱”的资本,痛哭流涕;而曾经热火朝天的融资潮,也在慢慢“退烧”。
以车芯为例,整个设计制造流程,不仅需要车规级的认证,还需要半导体技术的积累,以及整个车芯产业链的互相支撑。哪怕芯片厂商设计生产出了产品,Tier 1们不采用,供应链被切断,也很难被整车配置,进行市场检验、技术迭代。
毋庸置疑的是,现在的汽车产业就是一个高度分工、层层分装的行当。
车企们对技术的掌握,往往集中在他们认为最关键的部分,如发动机、变速箱、底盘。只不过,伴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强势崛起,车企们也不得不开始对算法、智能芯片、动力电池等“新零部件”,愈加重视。
实际上,为了不失去灵魂和心脏,已经有不少车企,开始通过投资、内部孵化的方式,以提高自己的话语权、开发自由度等。比亚迪半导体、长城蜂巢能源,吉利芯擎科技等,都可以当做最直接的证明。
只不过,现在的问题是:车企们究竟是在“花钱赚吆喝”,图名?还是真正想要从根本上解决“绑架”问题,以削减成本,图利呢?
留给中国车芯的时间不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