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回一定是坏事吗?当然不是。
1月20日,市场监管总局以“强化产品召回监管,保护消费者合法权益”为主题召开专题新闻发布会。发布会介绍了汽车和消费品安全召回等情况。据统计,在能源汽车领域,从售卖截止到目前的10年内,累计召回229次,涉及车辆198万辆,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784万辆,占汽车总量的2.6%。
对于召回原因,市场监管总局质量发展局副局长王贇松表示,车辆动力电池和管理系统制造与设计缺陷、机械损伤、高温、外短路等原因,都可能引发车辆安全隐患。
适度召回不一定是坏事
现在市场上关于新能源汽车的召回事件频出,作为一个消费者听来或许会下意识觉得有点害怕,会觉得电动车不安全,但是召回真的代表坏事吗?不是的,适度召回更会促进产业的良性发展。
所谓的汽车召回是指由于设计、制造等原因导致车辆存在一定的缺陷,制造商组织销售商、修理商等通过修理、更换、退货等措施消除车辆缺陷的行为。
回想一下,市场上一次最大的召回事件应该是去年年底,召回475318辆电动汽车。召回涉及2017年至2020年生产的所有车型356309辆和2014年至2021年生产的车型119009辆。
那时,第一电动针对这次召回提出了三个想法:一是以后国家将会更严格的把控新能源汽车质量;二是车企也会建立更严格的质量标准,击破质量问题痛点;三是整个新能源产业或将迎来大洗牌。
现在看来,确实是这样的,市场监管总局已经加大了对新能源汽车的监管,进而会让车企重视产品安全。召回成为激励产业“向上”发展的经验和教训。
行稳致远
发展新能源汽车是我国从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必由之路。当前,我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进入发展快车道,产业技术水平显著提升、产业体系日趋完善、企业竞争力大幅增强,成为汽车产业转型发展的主要方向和促进经济持续增长的重要引擎。
2021年是新能源汽车发展增速最快的一年,而这一年的结束也让这个产业步入下个阶段。
这个阶段需要国家、车企、消费者等所有参与者来为市场定下新准则。
首先是国家出手,在建立新能源汽车事故报告制度,组建新能源汽车事故调查协作网,制修订《电动汽车安全要求》《电动汽车用动力蓄电池安全要求》等相关标准规范,加强新能源汽车共性安全问题研究的基础上,现在市场监管总局再次强调将持续关注新能源汽车安全问题,加大技术研判和缺陷调查力度,防范和化解重大安全风险,助力新能源汽车产业繁荣健康、安全有序发展。
值得一提的是,市场监管总局称将针对智能网联技术发展新趋势,创新召回管理手段,完善产品事故强制报告制度,强化物联网产品安全与召回监管研究。启动沙盒监管制度试点,提升召回监管效能,督促企业不断创新,提升产品设计、制造水平,降低产品安全风险,维护公共安全和消费者合法权益。
其次是车企,在行业向市场驱动发展过程中,市场容量变大并不意味着车企可以高枕无忧,竞争进一步加剧已是必然趋势,而只有那些肯做出让步、肯做出改变的车企才能真正在行业转型中实现高质量向上发展。
在这个过程中,更加严格的把控产品质量是重要且必要的一环。
最后是消费者,消费者的消费升级自然而然的会促进产业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