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板桥的创作风格
(一)郑板桥的创作风格郑板桥的作品突破了传统花鸟画藩篱,他的作品不是自然景物的再现,不是前人艺术的翻版,也不是远离生活的笔墨游戏,是有着独特个性,有创新精神的。因而,自它的作品问世以来一直深受国内外人们的欢迎。不难发现,人们的审美标准,喜欢有个性,有意境,有创新,有感染力的作品。这就启示我们作品只有具有个性、创新,才有着无限的生命力。
(二)郑板桥的书法为什么叫六分半书六分半书”是清代郑燮书法的别称。郑板桥的书法,本来是学黄庭坚的,后来参以八分”,再加入兰竹笔意,就建立了自己的书风。这种书体已不是原来的八分隶书”,而介于楷隶之间,又有少许兰竹成分,所以称六分半书” 。
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清著名书画家,扬州八怪之一,擅画兰、竹、石。生平以画为第一生命,死后书家名声却高于画家的名气。郑板桥书法,世称之为六分半书”,书中真隶行书相参、布局上字形大小不一,书体有架势,有笔力,金石味浓,扑茂劲拔、奇秀雅逸、方方圆圆、正正斜斜、疏疏密密,排列穿插得十分灵巧和别致。
(三)郑板桥的怪脾气指的是什么郑板桥的怪脾气指的是厌恶那些附儒风雅的暴发户,就像扬州一些脑满肠肥的盐商之类,纵出高价,他也不加理会。高兴时马上动笔,不高兴时,还要骂人。他这种怪脾气,自难为世俗所理解。
郑板桥的“怪”,颇有点济公活佛的味道,“怪”中总含几分真诚,几分幽默,几分酸辣。每当他看到贪官奸民被游街示众时,便画一幅梅兰竹石,挂在犯人身上作为围屏,以此吸引观众,借以警世醒民。
(四)郑板桥的名言名利竟如何岁月蹉跎,几番风雨几晴和,愁水愁风愁不尽,总是南柯。
虚心竹有低头叶,傲骨梅无仰面花。
不奋苦而求速效,只落得少日浮夸,老来窘隘而已。
郑板桥简介
郑板桥(1693年—1766年),原名郑燮,字克柔,号理庵,又号板桥,人称板桥先生,江苏兴化人,祖籍苏州。清代书画家、文学家。康熙秀才,雍正十年举人,乾隆元年(1736年)进士。官山东范县、潍县县令,政绩显著,后客居扬州,以卖画为生,为“扬州八怪”重要代表人物。
郑板桥擅画兰、竹、石、松、菊等,而画兰竹五十余年,成就最为突出。取法于徐渭、石涛、八大诸人,而自成家法,体貌疏朗,风格劲峭。工书法,用汉八分杂入楷行草,自称六分半书。并将书法用笔融于绘画之中。
主张继承传统十分学七要抛三,不泥古法,重视艺术的独创性和风格的多样化,所谓未画之先,不立一格,既画之后,不留一格,对今天仍有借鉴意义。诗文真挚风趣,为人民大众所喜诵。亦能治印。其诗书画,世称“三绝”,是清代比较有代表性的文人画家。
人物生平:
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画了一幅《竹石图》,一块巨石顶天立地,数竿瘦竹几乎撑破画面。右上角空白处题诗一首:“七十老人画竹石,石更凌嶒竹更直。乃知此老笔非凡,挺挺千寻之壁立。乾隆癸未,板桥郑燮。”下揿两方名号印。画幅右下方空白处又押上“歌吹古扬州”闲章一方。
郑板桥颠沛了一生,不向各种恶势力低头,仍如磐石般坚强,如清竹般劲挺,如兰花般高洁。诗题得整整斜斜,大大小小,或在峰峦之上,代之以皴法;或在竹竿之间,使画连成一片;或在兰花丛中,衬托出花更繁,叶更茂。画上题诗,宋元即首,并非郑燮始创,但如郑燮之妙,实不多见,妙就妙在各类艺术高度统一。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郑板桥
郑板桥的两封家书 写作特色
参考:本文有感于郑板桥的两封家书,阐述郑板桥的教子之道。语言明快,而含义深刻。引用的两封家书十分精要,既能深刻地反映了郑板桥的教子思想,又能鲜明地表现出郑板桥的民主与豁达的性格特点。 本文在表现方法上的特点是夹叙夹议。(开头点题之后,便介绍郑板桥及其教子之道,引用他的第一封家书,接着进行议论,“什么是‘好人’呢?是对待家里佣人的儿女‘当一般爱惜’,因为他们‘总是天地间一般人’”。然后又引用郑板桥的第二封家书,叙述他的愿望,接着又是议论,指出郑板桥产生这种想法的原因,点明了事物的本质。)这样夹叙夹议,叙议结合,使本文既形象生动,又具有感染力和说服力。</FONT>
更多“郑板桥的创作风格”的相关经验资讯请关注易趣百科,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