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桥位于什么地方
福建省泉州台商投资区和洛江区交界,隶属福建省泉州市。坐落于洛阳江水道之上,是一个非常有知名度的桥梁,又是古代四大名桥其中之一,原先的名字就是万安桥。从公元1053年一直到公元1059年,总共是花了整整7年的时间。
洛阳桥名字由来
在唐宋之前,泉州一带也会有很多的人居住,在进入到唐朝初年,由于社会动荡不安。这里经常性有许多的战争,导致无数的中原人选择南迁来到河南以及合水一带。泉州乃至整个闽南地区都是使用闽南语,这些中原人士在进入到中原之后还会带来先进以及发达的农业技术,引导人们进入到开垦以及发展的阶段。
洛阳桥介绍
洛阳桥时间是(公元1053-1059年),这也是中国古代非常著名的梁式桥。由于大桥是创建在江海交汇的地方,河面相对比较宽,因此在创建的过程中将面临着众多的困难。可是还是会选择排除外来,慢慢的就成为中国古代非常重要的一个科学创新,给人留下了许多的优势。这就是我国历史上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一大作品,让无数的人都比较向往。
洛阳桥有多少年历史
洛阳桥距今965年的历史。是在北宋公元年间创建,长度为1200米,宽度为5米。在栏杆上还会看到有28个雕刻非常精美的石狮子,这不仅仅是我国第1个很有知名度的海港大桥,在创建时还拥有着让大家称赞的工艺。只是在创建的过程中,将面临着许多不一样的优势,这里的水比较深,风浪比较急,在创建过程中面临着很恶劣的天气。工人们就只能沿路的人一些石块,慢慢的就创建这一个历史,难能可贵的是在这里还会有很多的努力,能有效达到巩固的作用。
洛阳桥的传说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位于泉州洛江区桥南村与惠安县洛阳镇交界的洛阳江入海口处,是我国第一座海港梁式大石桥。北宋皇祐五年(1053年)四月,王实等人开始建造大石桥;至和、嘉祐间,蔡襄两知泉州时继续主持建造,至嘉祐四年十二月(1059年2月)竣工。桥全用花岗岩石砌筑,长360丈,宽1.5丈。桥上东西两旁原立有500根栏杆石柱,28只石狮,桥之东西两侧又建有7亭9塔,南北两端分立4尊石将军,建桥中创造“筏型基础”、“种蛎固基”和“激浪以涨舟,悬机以弦牵”的浮运架桥法,开辟桥梁建筑技术新纪元。南宋绍兴八年(1138年)至清咸丰十年(1860年),该桥共进行19次修葺,其中最著名的是明宣德六年(1431年),晋江池店富商李俊育(李五)独资把桥增高3尺。民国21年(1932年),十九路军又把桥增高5尺,并加筑钢筋水泥桥面至七米以通汽车。现桥实测长731米,宽4.5米,船形墩45座。近年政府拨巨款重修,恢复原貌。 附属文物有中亭、西川甘雨亭、昭惠庙、义波祠、蔡襄祠,4尊石将军、6座石塔、各类石刻、碑记64方,和“万安桥”、“万古安澜”等摩崖石刻。蔡襄祠位于桥之南侧,是南宋庆元年间为纪念蔡襄的功绩而建的,现存系清康熙三十一年(1692年)重修。蔡襄撰书153字的两方《万安桥记》碑刻(其中一方仿刻)立于祠中,其文章、书法、刻工被誉为“三绝”。
洛阳桥的历史
洛阳桥的历史:宋庆历年间开始筹建,最终在嘉祐四年建造而成。
宋时,泉州港内帆樯林立,百舸争流,中外商贾熙来攘往,可位于泉州城西北20里处的交通要冲万安渡却“水阔五里,上接大溪,外即海也,每风潮交作,数日不可渡”,每年在这里因沉舟而死难者无数,商旅“往来畏其险”。没有安全通行保障的万安渡,已经成了泉州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绊脚石”。
从宋庆历年间(1041—1048年)起,泉州的一些有识之士已开始在万安渡上筹建洛阳桥。庆历初,郡人李宠曾“甃石作浮桥”。皇祐五年(1053年),郡人卢锡、王实、僧义波等又“倡为石桥”,不过这几次修桥都无果而终。
“宋四家”之一的蔡襄第二次知泉州后,积极着手续建洛阳桥,终于在嘉祐四年(1059年)十二月建成该桥,历时6年8个月。洛阳桥在建桥技术上有许多重大成就,其中最重要的有三样,即“筏形基础”法、“种蛎固础”法和“浮运悬机架桥”法。洛阳桥建成后,“度实支海,去舟而徙,易危而安,民不莫利”,大大方便行人交通往来,有力促进了南北经济的交流。
洛阳桥的建筑结构
洛阳桥墩端部呈船又形,两侧有扶栏,均有石雕,用于保护行人;桥的两侧建置石塔,用以镇风,桥旁扶栏外.尚存幢幡等形式的石塔,塔身浮雕佛像、图案;桥上筑石亭,供率骑休息,桥身及其附属建筑物,有许多艺术石碉,造型美观,有昂首挺拔的石狮,有口含石球的球狮子。
桥中央碑亭刻有明万历年间有“西川甘露”碑刻和清道光间石刻“天下第一桥”横额,“中亭”周边有所代碑刻12方,中亭傍有崖刻“万安桥”、“万古安澜”和12方碑刻;亭东侧有“万安桥”及“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崖石刻。一为“西甘露”碑亭,在中亭右侧为古时祈雨所在。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洛阳桥
洛阳桥的建桥年代
我国现存年代最早的跨海梁式大石桥——洛阳桥,位于福建省泉州市东郊的洛阳江上,是世界桥梁筏形基础的开端,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洛阳桥,原名“万安桥”。北宋泉州太守蔡襄主持建桥工程。从皇祐五年(公允1053年)至嘉祐四年(公元1059年),前后历七年之久,耗银一千四百万两,建成了这座跨江接海的大石桥。据史料记载,初建时桥长三百六十丈, 宽一丈五尺,武士造像分立两旁。造桥工程规模巨大,结构工艺技术高超,名震寰宇。洛 阳 桥 图 片
建桥九百余年以来,先后修复十七次。大修有宋绍兴八年(公元1138年),飓风、桥坏。邵守赵思诚修复;明宣德间(公允1426-1435年)桥址下沉,潮至,桥梁俱没。知府冯桢命郡人李俊育(即李五)增正淳,增高三尺;万历三十二年(公元 1597年),地大震,桥梁倒塌,基址低陷,知府姜志礼修复;清雍正八年(公元1730年)秋,桥崩,知县工之琦修复;民国二十年(公元1932年)蔡廷锴军长改建为钢筋混凝土公路桥,桥面增高2米。抗日战争时期受到严重破坏;1993年3月—1996年10月,国家拨出600多万元专款,实施洛阳桥保护修复工程。现桥长742.29米、宽4.5米、高7.3米,有44座船形桥墩、645个扶栏、104只石狮、l座石亭、7座石塔。
桥之中亭附近历代碑刻林立,有“万古安澜”等宋代摩岩石刻;桥北有昭惠庙、真身庵遗址;桥南有蔡襄祠,著名的蔡襄《万安桥记》宋碑,即立于祠内,被誉为书法、记文、雕刻“三绝”。
洛阳桥的建造,是对世界桥梁科学的一大贡献。由于当时洛阳江潮狂水急,“水阔五里”、“深不可址”,桥基层被摧毁。造桥工匠创造了一种直到近代才被人们认识的新型桥基——一筏形基础,就是沿着桥的中轴线抛置人量石块,形成一条连结江底的矮石堤,然后在上面建造船形墩。同时采用“激浪涨舟,浮运架梁”的妙法,把一条条重达数吨的大石板架在桥面上。他们又在桥下养殖大量牡蛎,把桥基石和桥墩石胶合凝结成牢固的整体。这就是造桥史上最别出心裁的“种蛎固基法”,也是世界上笫一个把生物学运用于桥梁工程的创举。洛阳桥的建成,不仅使洛阳江天堑变成通途,对泉州海外交通事业的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