讨好型人格容易形成抑郁吗
讨好型人格其实是一种心理不正常的表现,但如果是轻微的是可以改善的,如果长期得不到变化,有可能讨好型人格会转为抑郁,所以还是要重视讨好型人格人群,多加以关注和治愈。
讨好型人格容易形成抑郁吗总体原因是,他人和自己的攻击性都指向自己,导致抑郁。
讨好型人格把重心放在别人身上,不断供给,却不求回报。这是不等价交换,是不可持续的。生命力在此过程中会逐渐枯竭。
而在这种关系中产生的问题和攻击性都指向自己,当自己无法承受时,抑郁便产生了。
解决这样问题的要点是,看重自己,接受自己,尊重自己的感受。无条件的接受自己。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和运动习惯,并向外建立一个可以互相滋养的关系。这样的生命可以逐渐的变得丰盛。
讨好型人格对家人凶吗讨好型人格之所以对家人凶主要是因为这三点:家是痛苦的起始地,是避风的港湾,家人的包容。很多讨好型人格对于家庭里面的人通常都会显露出自己最真实的一面,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家就是不会抛弃他的地方,所以他们也会把自己的不满和愤怒在家发泄,因此就会对家人很凶,有的时候讨好型人格也是由于家庭的原因造成的,所以他们也抱着一丝指责的态度去对待家人。
讨好型人格并不是一个没有感情的人,他同样爱着自己的家人,他凶家人并不代表他们不爱家人同样的,其实他们正是因为对家人的信任和依赖他们才愿意把自己最真实的一面表现出来才会勇敢地指责他们勇敢地发泄自己的不满,勇敢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讨好型人格是病吗不是病,应该是心理障碍缺陷,有的是先天性的。也有后天性的,先天是遗传性,后天是因为自卑不自信,心理不够坚强软弱无能,做事和人处事都有缺陷性障碍,经常会讨好别人型,不讨好感觉自己对不起別人,老是迁就他人,因为自己经常犯错或者个感觉不讨好别人,可能会自己带来不利,这个可以自己锻炼自己,强大自己,可能会好点,也不病!
讨好型人格和抑郁
讨好型人格,有时候我们竭力的表现出自己的魅力,是为了讨好别人,希望别人看到自己,在别人仰慕的目光中找到自己的存在感。
用别人的认可证明自己的存在。
这是一种自我的不认同。
为什么形成这种人格呢?
又得从童年说起,在我们还是孩子的时候,是那么的弱小和无助,我们需要母亲和父亲无条件的爱,在爱的滋养中心理那个小种子才能萌芽长大。
可是,由于父母亲工作很忙,或者孩子多,需要往往忽略了孩子的需要。
处于生存的本能,孩子会想一切办法去获得抚养人的爱,对于一个心智还未完整的孩子来说,他可能试探各种方法,比如:故意制造噪声、麻烦,让自己生病,纠缠妈妈,耍赖撒娇,当然,还有就是做个“懂事”的好宝宝。
其他吸引注意力的方式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咱们暂且放一放,今天单说这一支,“当孩子童年时,为了获得更多的爱,选择做一个懂事的好孩子”意味着,当孩子长大后很容易形成“讨好型”人格。
在童年的时候,孩子发现只要我猜对了父母的想法,然后按他们的想法去做,就能获得爸爸妈妈的笑容、拥抱和爱,孩子就会继续做,可是孩子没有意识到,在这样持续的重复着看父母的脸色去决定自己行为的模式,深深的刻入了正在发育的脑神经系统了。
在不断强化的重复作用下,这个“满足别人”获得的愉悦刺激,会变成一个固定的思维模式进入我们长大的世界。
可是随着时间推移,孩子慢慢长大,社会环境的日益复杂,孩子需要满足的人和事情太多了,不童年时候,只要满足父母就可以了。
悲哀开始了,他每天疲于奔命的满足这个,满足那个,他希望每个和他认识的人都喜欢他,可是,当他想要取悦全世界的时候,却恰恰忘记了自己。
我们看到那么多不快乐的成年人,看上去人很温和很好,可是却悄悄的抑郁自杀了。
爱孩子,请多关照他的感受和需要,多问问他想要什么?别让孩子来满足自己。听说,对自己要求完美的人容易患抑郁症,对吗?
我觉得这句话有一定的道理。像我以前有个同学。他初中时学习成绩很好,各个方面都很好,老师同学都喜欢他,唯一的一点不好就是太追求完美,总想做的更好。一下没做好就会心情郁闷,心理难受。后来他考到重点高中。因要求自己太完美患上了抑郁症。
患抑郁症的人并不是生活中遇到的困难、挫折和烦恼最多的人,反而可能是在外人看来光鲜、成功的人。现在心理学家研究发现,患抑郁症可能有一部分是遗传的因素,而后天形成的思维认知模式是患上抑郁症的主要因素,这容易患上抑郁症的思维认知模式会体现在生活的点滴中,具体来说,容易患上抑郁症的人在生活中大都会有如下五种表现。
喜欢钻牛角尖
容易患抑郁症的人的第一表现就是做事或思考问题喜欢钻牛角尖,哪怕是钻得头破血流也要继续钻,对他来说,世上只有一条道路可以通向罗马,即使撞到南墙也不回头。比如,在感情中受挫了,他会追问她为什么就不爱我了?他觉得如果得不到她的爱活着没有什么意义。他一头钻进她不爱我,我活着就没有意义的死胡同里,没法转身寻找其它的出路。
追求完美
容易患抑郁症的人的另一个表现是喜欢追求完美。他追求完美不仅仅是对自己而言,他对他人或世界都有着不同程度的完美幻想,也就是说,他容不下或接受不了别人或世界的不完美,这里的完美确切来说是他对别人或世界的期待,如果别人或世界没有按照他心目中的期待展现,他会愤恨和伤心。
自我价值感低
容易患抑郁症的人的另一个表现就是自我价值感低,也就是容易感到自卑。因为自己没有认可自己的价值,所以一方面特别渴望得到别人的认可和肯定,主要表现是他处处争强好胜以获取别人更多的认可,另一方面他很难承受别人的批评、指责和否定,特别是重要他人的批评、指责和否定,这些对他负面评价的言语会让他感觉到自己就像一个玻璃瓶被摔得支离破碎。
对未来时常感到绝望
容易患抑郁症的人的另一个表现是对未来时常感到绝望。其实,人活着有劲,是因为相信日子有奔头,相信未来值得期待。然而,容易患抑郁症的人时常感到未来是黑暗的,认为未来的生活状态会像现在的糟糕状态一样,或者会比现在还要糟糕。所以,未来对于他来说,没有任何的期待,有的只是无尽的黑暗和恐惧。
他对未来感到绝望,一方面因为他是自卑的,感觉自己无力改变现状,另一方面因为他对事物的思维认知是静止的,他不相信黑暗的尽头就是光明。
不喜欢与人接触和交流
容易患抑郁症的人的另一个表现是不喜欢与人接触和交流。当他遇到困难或问题,他习惯一个人去面对或思考,加之他习惯钻牛角尖,所以他大多数时候是自己把自己困在自己一手编织的牢笼里。
他不喜欢与人接触和交流可能是他进行自我保护的防御措施,因为他感到自己与人接触很容易受伤,为了免于受伤,干脆与人隔离。然而,人是 社会 动物,不可否认,人的大部分烦恼是因关系而产生,但不能因为这而让自己脱离人群,远离关系,实际上,烦恼因关系而生,也应在关系中消除。
在人生道路上,我们难免会遇到困难、挫折和烦恼,每每陷入困境时,我们大部分人也会体验到伤心、沮丧、绝望等负面情绪,其实这种状态就是抑郁的状态,庆幸的是,这种抑郁状态并没有持续很长时间(如果持续很长时间,那么可能就是抑郁症了),是因为我们会通过运动、购物、 旅游 、读书、与人交流等方式来调节自己的状态。所以说,当你感到抑郁时,千万不要把自己关起来,尽可能地走出去,与外界接触。
以上就是容易患抑郁症的人,大都会有的五种表现,如果你不幸中枪了,没关系,既然这些都是后天逐渐形成的习惯模式,那么它们也能够通过后天努力来修正或消除。由于篇幅的关系,这里就不展开讨论怎样修正或消除它们了,以后会专门探讨。
完美有两种:追求自身完美者打造自己最美的形象,以示众人;修炼之者为使自身人格达到最圆满的状态。
前者容易抑郁;后者是 健康 的精进修行。
贾府里的林黛玉算是追求完美的人物代表,她一身高洁,处处小心,不留话柄给他人,是因为寄人篱下的身世让她内心无限自卑。
林黛玉有着精神完美主义及恋爱完美主义。常常会因为贾宝玉喜欢别的女孩而伤心落泪,悲痛欲绝,日积月累形成了习惯,构成抑郁症侯。这种占有欲其实是因为人对自己没有信心,总是担心被他人(即使是深爱自己的人)嫌弃,离自己而去。
对于这种敏感而多情,我们可以以钝感力来对应。拿红楼梦中的人物来说,史湘云可以说是钝感力十足的女孩了。她活泼开朗,能屈能伸,虽然命运多舛,但是她在生活中游刃有余,快乐 健康 的形象给了我们一个值得学习的榜样。
钝感力是日本作家渡边淳一提出的概念,指的是迟钝而强大的神经。有了这种神经的人通常是粗线条,是打不死的小强。不折不挠的精神让他们具有很强的生命韧性。这种韧性是对付抑郁症的良药。
这种钝感力也是我们时刻活在当下的一种能力。这意味着我们不被以前发生的事情与未来将发生的事情所羁绊所迷惑,坚韧前行。
进一步说,人生的意义与价值体现在对他人的利益及对 社会 对世界的贡献上。比喻红楼梦里的史湘云,有她的地方就有欢声笑语,气氛快乐而愉悦,这就是一种贡献。
总之,如果人在根本上不是一味的以自我为中心,而是放眼他人,放眼全局,那么这种对圆满完美的追求就具有更大的意义。这时候的人也因为有不刻意的大气场而不容易抑郁。
不一定哦~对自己要求完美就意味着想更完美,自己闷头想肯定是不行的,要通过于身边的人频繁的互动交流,才能发现自己的问题,从而更好的找到解决办法。看吧!为了追求完美有可能会变得更豁达呢,小伙伴们加油吧~
其实也不能这么说,还是要看个人的性格和她能不能从追求完美的过程中得到自我认可。就像一个人本身就乐观自信阔达,那么就算她在追求完美自我的过程中受到了打击,还是会一如既往的乐观面对,同理如果在追求完美的过程中能够得到自我认同感或者自我价值的提升,那么也是不会容易患抑郁症的,因为这是一个良性循环,会驱动你不停的向前。所以那些多愁善感,对自己又缺乏自信人可能才会更容易得抑郁症。因为这类人本身就多愁善感,一件小事都会延伸出很多不好的想法,而他们又缺乏自信,容易自我否定,如果在追求完美自我的同时又得不到认同,那么j就会陷入死循环。就拿我自己来举例,我就是那种多愁善感又缺乏自信的人,记得我实习的时候在一家化妆品公司工作(我是做电商设计的),我本身是很喜欢设计的,很希望能得到我主管的赞赏和认可,然而相反,我做的每一张设计图几乎都要被她骂,当着公司同事的面,骂得体无完肤的那种。甚至有一次其他同事做的设计图不合她的意合同,她就当着所有人的面说以后不要总是跟我玩,也不要看我做的设计图不然会把他们带偏的,连累他们也做不好。我那时候真的很委屈,我努力想要做好想要得到认可,却总是被骂被数落,那段时间我基本每天睡觉都会脚抽筋,对生活提不起一点乐趣,感觉的生活没有乐趣,每天都行尸走肉般生活,不过倒也没想过自杀之类的[捂脸],认识我的朋友都说我像变了一个人,以前活泼好动,现在连话都没几句,后来果断辞职,换了一家公司,自己也慢慢的调节,慢慢的就好了。所以追求完美的自我不可怕,接受打击也不可怕,你必须要足够的自信,哪怕别人否定你你也要相信自己鼓励自己,还有,患上抑郁症一点都不可怕,一定要及时看医生,学会自我调节,生命只有一次千万别想不开。我们每个人都要淡定优雅自信从容,哈哈哈。
因为他们这种对完美近乎疯狂的追求,使得他们更容易患有抑郁症。
追求完美的人由于要求自己所做的每一件事都完美无缺,所以通常有很强的占有欲和控制欲。在某些事情未完成时,会产生较强烈的焦虑感,易引发抑郁。
实际上这是由于害怕心理投射到某件事情上的结果。由于过分追求完美,当事人会强迫自己反复从事某种行为。
演员李宗翰拍戏时,就是因为追求完美,可有些事情还是不尽如意,使得他患有了抑郁症,不过现在的他已经走出阴霾,能够面带微笑的谈起那段经历,这位“民国戏第一小生”不再抑郁,取而代之的是阳光、爽朗和豁达。
抑郁症了可以采用NIP的自我接受法,在潜意识里承认自己是最优秀的,能把事情做好的
只是听说,又不是自己的,走自己的路,让别人的病
不对不对,项羽抑郁吗?曹操抑郁吗?陈胜抑郁吗?韩信抑郁吗?关二爷抑郁吗?苏轼抑郁吗?毛主席抑郁吗?周总理抑郁吗?显然不抑郁,
对自己要求高又没能力做到的才抑郁,屈原抑郁不?司马迁抑郁不?李白抑郁不?杜甫抑郁不?岳飞抑郁不?李煜抑郁不?林冲抑郁不?海子抑郁不?三毛抑郁不?显然都抑郁。
所以,对自己要求高,不是坏事,做不到就放下,也不是坏事
抑郁症不可能,自恋狂倒是真的。
不全对!就我个人而言,对自己要求完美,就是希望自己越来越好,给自己压力,同时也给自己动力,不让自己堕落!
讨好型人格VS依赖性人格
? ? ? ? 灵魂一问:如果必须选择一个,你要讨好型人格还是依赖性人格呢?
? ? ? 在恋爱关系中,容易有两种倾向,一种是讨好型人格,另一种是依赖型人格,而有讨好型人格倾向的同时有些人同时具备依赖型人格。
? ? ? 讨好型人格是指一味地讨好他人而忽视自己感受的人格,是一种潜在的不健康行为模式,而非人格障碍。讨好型人格的表现
(1)对别人的感受特别敏感
特别在意别人对自己的看法,生怕自己做了什么别人会不喜欢,越重视对方,越会担心,导致做任何事情都小心翼翼,一个小错误也会懊恼很久;
(2)抬高别人,贬低自己
没有主见,别人说吃什么就吃什么,别人说玩什么就玩儿什么,自己的举动建立在别人的评价之上,很怕被嫌弃,降低自己心里才更安全;
(3)不敢发出请求,很难拒绝别人
害怕说不,不懂拒绝,被人占了便宜也会选择默不作声,担心一旦拒绝,与别人的关系就会破裂,从来不敢表达自己的需求,很怕给别人添麻烦,担心自己成为别人的负担;
(4)缺乏界限和原则
做任何事情都以取悦别人为目的,既守不住界限,允许别人在自己的生活里指手画脚,又经常突破别人的界限,渴望建立亲密关系又常常因为别人不能满足他们的期待而受伤。
? ? ? 依赖型人格亦称“虚弱人格”。是病态人格的一种。其显著特点是缺乏自信心和独立性。表现为:
(1)自我形象弱,缺乏自信而轻视、贬低自己,总感到自己无助、无能;
(2)温良驯顺,不爱竞争,避免社会压力和人际冲突;
(3)依赖他人,退缩被动,容易顺从他人的要求,若所依赖的人不在身边,易产生焦虑和无勘感,甚至抑郁。
(4)具有原初性亏损(initiatlve deficit),即一种被压抑的生活方式,避免自我主张,拒绝承担责任,甚至容忍和希望他人安排自己的生活。是人格发展不成熟的表现。
? ? ? 又是真巧,在一段恋爱关系中,我发现自己两种人格倾向都有。从小的成长环境和背景让我养成了讨好型人格,在进入一段关系后,讨好型人格依旧存在。但是因为恋爱关系毕竟不同于其他关系,所以对爱情总是有幻想和期待,从讨好慢慢转变为依赖。这种人,在感情中也更容易敏感受伤,更不会处理感情问题。一旦感情出现什么问题更会陷入自我怀疑和自我责怪,讨好型人格就曰趋严重,在下一段感情中依赖性就越重,慢慢就丧失了自我……
? ? ? 所以,有没有小姐妹有相同的困扰呢?一起交流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