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联的来历
有人说春联又被称之为桃符。在很早时期就已经出现在经过逐渐的发展之后就会变成春联,这其实就是表达出我国劳动人民纳福的一种美好愿望。据说这一个习俗是在宋代的时候出现,后来就进入到明代,慢慢的就进入到盛行的阶段。
春联什么时候可以撕下来
春联主要是在腊月二十九的时候贴,一直需要过了正月十五才可以撕下来。撕春联没有什么太多的时间要求,每一个不同的地方都有差异性,一般的家庭可能都不会撕掉,会等到下一年春节到来的时候撕掉。每年春节到来时期,家家户户全部都会贴上大红的春联,可以有效增添一些喜庆的气氛。
春联的前身叫做什么
原本是来自于周代,据说在那个时候会在大门的边上悬挂一些木板,而这种木板大概是长6寸宽三寸。到后期一段时间就会逐渐的改变,进入到明代的时期,许多的人门口都会贴上一副春联。在明太祖朱元璋时期,甚至还会微服私访,所有的人都会选择一起去欣赏春联,慢慢的就变成了一种风尚,久经不衰。
春联的传说
据说在山海经里面会有一个世界,在这个世界的中间就有一座山,边上还有一只金鸡,基本上每天早上就会开始鸣叫,在晚上的时候,这些外出游荡的鬼魂必需要在规定的时间回到城。在门边上就会有两个神人,而如果在晚上鬼魂做了一些伤天害理的事情,那么这两个人马上就会抓住并且送过去喂虎。所以天下的这一些鬼全部都会有一些畏惧,总会觉得有一些特别的害怕。慢慢的民间就有一些人就会把桃木刻成他们的样子,放在自家的门口,希望能够有效达到驱邪避害的作用,据说这样的一个做法就能够达到镇邪的效果。在进入到宋代时期,会在木板上去加上一些对联,这不仅没有失去原先的意义,而且也可以表达出美好的意愿,看上去非常的美。
春联的来历是什么?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
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五代时,西蜀的宫廷里,有人在桃符上提写联语。据《宋史·蜀世家》说:后蜀主孟昶令学士章逊题桃木板,“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便是我国的第一副春联。
直到宋代,春联仍称“桃符”。王安石的诗中就有“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宋代,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叫“春贴纸”。
明代:桃符才改称“春联”。明代陈云瞻《簪云楼杂话》中载:“春联之设,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除夕前忽传旨:公卿士庶家门口须加春联一副,帝微行时出现。”
春节贴春联的汉族民俗起于宋代并在明代开始盛行。
桃符的记载:
桃符是一种旧社会封建思想,由于人们对自然界缺乏科学认识。年认为是一种怪物,农历十二月三十,认为诸神退位,鬼域放肆的一天,所以用桃木画符压邪。
求助神荼,郁垒显灵保佑,驱魔避邪。据历史记载,从春秋战国时期起,每逢新年人们就两块桃木,分别画上神荼,郁垒,挂在大门两侧,求得来年平安。
求春联的来历
这一习俗起于宋代,从宋代开始,桃符由桃木板改为纸张,慢慢桃符开始被纸张所取代,演变成了我们现在的“春贴纸”和“春联”。
在明代开始盛行,到了清代,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的提高。现在贴春联已成风俗,红色的对联贴在大门上,房子顿时生辉。
一、春联习俗真正在全社会形成的时间是在明朝的中早期,具体时间段约为公元1400-1500年之间。这里所说的“春联习俗”,有三个要素:
1、是必须使用专门创作的偶句;
2、是必须是写在红纸或彩笺纸上;
3、是上下联必须分别贴在门的两旁;
4、是在全社会形成大面积的流行。
二、春联的产生在民俗上有两个源头:桃符和春帖子。桃符习俗和春帖子习俗由来久远,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上面出现过多种图形和文字,“独立使用的对偶句”只是上面多种文字形式中的一种,之外还存在着不一定对偶的“祈福文字”和四句或八句的诗歌等。
三,桃符习俗、春帖子习俗、春联习俗,其实是相对独立的三种年节习俗,都有其独立的发展轨迹,桃符和春帖上只是偶尔出现“独立使用的对偶句”;春联习俗则必须使用独立的对偶句,这里的对偶句才可以被称为严格意义上的“春联文体”。
扩展资料
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披、春条、斗方等。“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披”贴于门媚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
贴春联,是中国民间庆祝春节的第一件事情。每当春节将近的时候,家家户户都在大门两边贴上崭新的春联,红底黑字,稳重而鲜艳。
表达一家一户对新年的美好愿望,诸如“六畜兴旺,五谷丰登”之类;或与中华民族干支纪年文化相关连,春联中嵌有“鼠”、“牛”、“虎”、“兔”、 “龙” 、”蛇“、”马“、”羊“等生肖物名,如“锦鲤飞身酬远志;祥羊跪乳感亲恩”等。
一些春联还注意反映不同行业、不同家庭不同的“幸福观”。因此,认真研究春节时人们张贴的春联,无疑是观察民间风情的一个有意义的途径。春联的来历是什么
春联,起源于桃符(周代悬挂在大门两旁的长方形桃木板)。据《后汉书·礼仪志》说,桃符长六寸,宽三寸,桃木板上书“神荼”、“郁垒”二神。“正月一日,造桃符著户,名仙木,百鬼所畏。”所以,清代《燕京时岁记》上说:“春联者,即桃符也。”
据说五代时的后蜀国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公元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的门框上。这两句话是“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第一句的大意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第二句的大意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由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 “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中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反映了每到除夕之日,家家户户挂桃符的盛况。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
“春联”一词的出现,则是在明代初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在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在巡视时见到一家没有贴春联,朱元璋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书写了一副春联:“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写完后就继续巡视。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三十两银子。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的办法,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