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冻相机(冷却相机)
因为本教程第12节介绍的暗电流效应,CCD与CMOS会同时收集来自天体的光子以及自身热能所产生的暗电流。暗电流不是噪声,却是我们不想要的信号,虽然可以通过影像处理扣除,但伴随暗电流而产生的噪声却无法消除,会对影像品质产生冲击。因为暗电流由热而生,故要降低暗电流,将感光芯片冷冻是最有效的方式。专业天文台的CCD与CMOS多使用液氮冷冻,业余的相机则使用单级或多级热电冷冻(半导体制冷)装置,再配合空冷或水冷将热量移出相机。这种供业余天文使用的冷冻相机,生产商有很多:例如中国的QHY(图1)、ZWO(图2),美国的SBIG、Apogee、QSI、FLI,英国的Starlight Xpress、Atik,日本的Bitran等。现行(2019年)业余级的冷冻相机,其总像素数少则百万上下,多则达千万像素,芯片的感光面积从指甲般大小到相当于135片幅或略大的皆有,其价格分布范围亦极广。它们所使用的感光芯片有不少仍是性能落后的柯达CCD,但也有厂商开始使用更优秀的CCD或CMOS。
图1 QHY牌某型号冷冻相机
图2 ZWO(振旺)牌某型号冷冻相机
关于冷冻相机的选购,我的建议是,在衡量自己的钱包后,要选像素数最高与量子效率最高者。简单地说,如果对拍摄大型天体有兴趣,应优先选像素数最高者,因为若以17至19节所述的取样条件来搭配光学系统与相机,会得出高像素相机视野最广的结论。另一方面,如果打定主意要拍小型天体(如行星、行星状星云),视野广不广较不重要,那或许可以找到像素数较低,但量子效率很高的的机型,这可以帮助我们节省曝光时间。
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非常确定我们一定只拍同一类照片,如果什么目标都想试(初学者很可能就是如此),那我建议以像素数优先于量子效率。而如果是天文摄影老手,尤其是有能力做马赛克(图片拼接)者,则应选择量子效率与像素数的乘积最大者。这是因为灵敏度(量子效率)与视野(像素数)这两个因子是可以互换的。譬如,小视野的相机如果灵敏度够高,可以用马赛克法拍摄多张短时间曝光,拼接出一张广视野照片。所以,一部相机拍摄内容丰富照片的能力,其实是取决于量子效率与像素数的乘积。
前述量子效率与像素数,我个人认为是冷冻相机最重要的基础性能因子(注1)。先从这两个因子锁定想要选购的几种机型后,个人认为接着要选择出噪声最低者,因为这决定了相机是否允许较短的单张曝光时间,以及使用窄带滤镜拍摄时的信噪比。其他较次要但并非完全不重要的考量,包括CCD是否有抗电子溢出(anti-blooming)、影像读取速度、冷冻与维持恒温的能力等等。此外,制造冷冻相机的厂商规模都远小于尼康与佳能等数码相机大厂。跟小厂商买东西前要好好打听各厂产品的稳定性,以及售后服务,这是很重要的,其重要性甚至超越了产品表面的性能数字。
冷冻相机有时会看到同一个感光芯片有单色与彩色两种版本。彩色机型类似于数码相机,在芯片上内建了拜耳滤镜阵列,只需一次曝光就可以得到彩色影像。单色机型占冷冻相机界的大部分,这种相机要得到彩色影像就得分别对R、G、B三色各曝光一次,处理时比较麻烦,但其实这是单色相机非常强大的一个特点,尤其是当单色相机配合LRGB合成,其对暗天体的拍摄效率远胜彩色相机。如果没有明显的理由,我建议使用者买单色机型。使用冷冻相机本来就有各种麻烦的地方(后续章节会详述),如果种种不便都接受了,却为了一次就能获得彩色影像,而放弃冷冻相机最强大的优点,那也未免太不值得了。
滤镜
既然单色相机要做R、G、B三次曝光才能得到彩色影像,滤镜与滤镜轮(用来切换滤镜)就成了冷冻相机最重要的配件之一(图3、图4)。很多滤镜厂与相机制造厂会推出BVRI滤镜,这些是天文观测专用的滤镜,但用于天文摄影也没问题。而若是以天文摄影为主要目的,则可选购天文摄影专用的LRGB滤镜组,也就是一片可滤除红外光与紫外光的白色滤镜(L,luminance),及红、绿、蓝三色滤镜。
图3 QHY冷冻相机与滤镜、滤镜轮(包含Hα、OⅢ、SⅡ、L、R、G、B,七种滤镜)
图4 QHY600冷冻相机与滤镜轮宣传页
目前市场上供冷冻相机使用的RGB三色滤镜都非常相似,都是干涉式滤镜,从而有很高的透光率。在滤镜的色彩特性方面,目前显然有两个流派:视RGB滤镜透过带间的重叠量,拍出的色彩有偏向饱和与自然之分,要选用哪一种LRGB滤镜,看个人喜好,没有标准答案。只是要真的在照片中呈现这两种派别的差异,影像处理的修为也要高到一定程度才可以。在一般天文摄影者的手上,这两种系统的滤镜表现十分接近。
除了滤镜的色彩特性,也要注意选用滤镜的光学表现,尤其是各滤镜是否共焦点(parfocal),也就是厚度要一致。目前几乎所有厂商都号称其滤镜组为共焦点,也就是更换滤镜之后不需要重新对焦,实际上却不乏换了滤镜之后还要重新对焦的例子,这当然会对摄影带来额外的麻烦。所以,选择滤镜时,也可以打听何者厚度一致性较高。
注1:索尼的CCD编号以ICX开头,CMOS则以IMX开头。索尼在2015年宣布将于2017年停止制造CCD产品,预计2020年停止供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