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5年上映的电影《七年之痒》给出了世俗定义下婚姻和爱情的保质期,而在商业社会里,两方从联姻到破裂的速度,往往是有过之而无不及。
近日,根据全国企业破产重整案件信息网显示,滴滴出行和理想汽车合资的北京桔电出行科技已经主动申请破产重整。
而距离滴滴和理想共同投资4亿元,图谋网约车的蓝海市场的夏天,也仅仅只过去了4年而已。
同床异梦
如果说谁最怀念2018,那除了想出国旅游的我,大概就是滴滴和程维了。
2018年,近乎垄断网约车市场的滴滴与31家车企、动力电池供应商签约,组成了程维口中可以改变未来的“洪流联盟”。
在意气风发的程维背后,是超过1000万的司机群体和数以百亿计的网约车需求订单。
彼时,没有车企不想攀上滴滴的高枝,还是造车小弟的理想自然也是如此。滴滴占股51%,理想汽车占股49%,也能说明两家的从属地位。
因此,桔电出行成立的时候,业内对这桩婚事的态度普遍是积极且乐观的。毕竟“开发专为网约车服务定制的电动汽车”这个设定放在当时的确十分契合两方的特点。
刚刚起步的理想希望积累生产经验,未来直接作为销售终端,没准还能“白嫖”一下滴滴的自动驾驶成果;
而滴滴则是因为程维的一句“共享化是未来出行的最优方案,提高出行共享率已成为行业共识”走上了把共享出行场景落地定制的不归路,甚至已经定下了司机们按照每公里成本作为考核的标准。
但就跟现实里的大部分婚姻一样,甜蜜只存在于婚礼海誓山盟,构建未来的那一刻,现实生活却并不如想象中那般美好。
首先是能力,2018年的理想汽车并不具备滴滴要求的纯电动车的研发和规模化的制造能力。
一方面是李想在成立车和家时孵化的SEV低速电动车项目一直受到国内相关政策和法规的限制,没办法大展拳脚;
另一方面,李想对于做一个纯电平台并没有那么着急。他一直强调,在400KW快充技术成熟前,增程式技术在SUV、MPV上的应用具有5到10年的优势。这就导致那个时候拮据的理想并没有花大精力放在BEV纯电平台的研发上。
其次是定位,当时双方计划合作开发一款纯电MPV,采用理想ONE完全相同的底盘,内部代号D01,专为滴滴“优享” 和“拼车”业务打造。
但理想ONE本身就是一款售价30万级别的高端车型,而“优享” 和“拼车”的标签除了实惠就是便宜。
对于理想的车主来说,自己花了大价钱卖的高端国产车变成了街上随处可见的网约车肯定是无法接受的;对于滴滴来说,桔电出行的网约车带来的高昂的用车成本也是司机无法承受的。
因此,原定于2020年初进行量产的D01一直难产,《晚点LatePost》爆料,早在2019年初,理想就曾通知一部分参与项目的员工,定制车项目暂时中止。
那时,滴滴忙着进行战略的四大转型,裁员两千;理想则上下一心,全力推进理想ONE的交付。
双方都默契的没有再追加投资,像一对濒临离婚的夫妻一样,心照不宣的等待着某个时刻的来临。
一别两宽
在后来的舆论里,人们普遍将滴滴和理想的“离婚”原因归咎于美团这个“小三”的出现。
毕竟谁都知道,在共享出行领域渴望分一杯羹的美团和滴滴已经成为了不折不扣的竞争对手。而美团先后以5.3亿美元和5.5亿美元领投理想C轮、D轮融资,美团和美团创始人王兴总计占到理想持股的23.3%,也是理想董事会的唯一外部股东。
这让滴滴和理想的关系变得微妙了起来。
但大家似乎遗忘了,滴滴从来不是坐以待毙、会放弃大森林,执着于一棵树的“家庭主妇”。
早在2015年,滴滴与比亚迪就合资成立了迪滴新能源,而在2019年年底,滴滴又与比亚迪合资成立美好出行(杭州)汽车科技有限公司,比亚迪持股65%,滴滴持股35%,并在一年后迅速推出全球首款定制网约车D1。
“看一个人是否对你用了心,要看他是否愿意为你花钱”,这句话放在商业世界也同样适用。
比亚迪和滴滴分别为美好出行砸了8.35亿和4.49亿,仅滴滴一家的投入就超过了桔电4亿的注册资金。
同样是在2019年,滴滴旗下小桔车服与北汽新能源宣布共同出资成立“京桔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主要探索新能源汽车运营、大数据应用、充换电等领域。
一年之后,滴滴子公司滴滴自动驾驶宣布与北汽合作,共同研发高级别自动驾驶定制车型,合作重点为“L4级以上自动驾驶、智能出行等领域”
也是在2019年,滴滴与大众携手成立的合资公司在上海落地,大众说要提供约10万台新能源车以及具备自动驾驶功能的产品,与滴滴共同组建车队。
那时的滴滴还没完成IPO,渴望着讲出新的增长故事,而共享出行作为程维指定的赛道,滴滴自然需要广撒网,多捞鱼。
对于已经半只脚入土的桔电,滴滴和理想也并没有放弃抢救,在2020年年底,他们计划把桔电“去理想化”,转型为独立的主机厂+出行公司,并引入新的战略股东,甚至传出了宁德时代要入局的消息。
但是就在今年年初,桔电出行和一家汽车零部件公司发生合同纠纷,并被执行1385.96万元,成为压死它的最后一根稻草。
而滴滴和理想,则同样都在今年迎来了各自的命运转折点,只是与桔电再无关系了。
写在最后
把时间拨回到2018年,那时的李想渴望着借由与滴滴的合作,打造3.0时代的产品。所谓3.0时代,是李想眼中,由无人驾驶加出行空间组成的由人工智能主宰的世界。
而在四年后,在经历合作造车种种不顺的滴滴,终究还是走上了自己造车的“达芬奇计划”。而另一边的理想,则渴望着用L9再度撬开一个空白市场。
对于两者来说,摆在面前的路都只有一条:往前走,不回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