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ected Image

小米或领投!速腾聚创正进行新一轮融资,金额高达 24 亿元以上

2024-08-15 12:40:01 汽车知识 bianji01

 

车载激光雷达赛道的火热正在从 2021 年延续到 2022 年。

新智驾获悉,速腾聚创正在进行新一轮融资,具体数额可能超过 24 亿元以上。尽管目前并不清楚该轮融资的轮次,但一旦数额敲定,将刷新车载激光雷达行业的最大单轮融资。

此前该记录由禾赛科技保持——其 D 轮融资为 3.7 亿美元。

不仅如此,知情人士还向新智驾透露,速腾聚创本轮融资或将由小米领投,其他跟投方包括相当数量的车企,譬如此前有所传闻的宇通集团、比亚迪、北汽集团,同时也会有造车新势力深度参与。

除车企外,多家供应链头部企业也将参与本轮投资,此前与速腾聚创达成战略合作的立讯精密大概率也会出现。

全产业链生态布局初现

从时间上来说,这个成立 8 年之久的企业上一次融资消息在 2018 年披露,当时获得了来自阿里巴巴菜鸟网络、上汽集团与北汽集团超 3 亿元战略融资。

而在 2015 年到 2018 年期间完成了天使轮及 A、B、C 轮融资,投资机构包括但不限于 TCL 资本、海通开元、复星锐正资本、普禾资本、昆仲资本、东方富海、粤民投等。

如果上文提到的新一轮融资顺利完成,速腾聚创资方将囊括 Tier1、上游供应链、下游乘用车和商用车企、自主品牌车企巨头和造车新势力、产业资本和专业投资机构,达成全产业链的完整生态布局。

这对于现阶段的激光雷达企业来说非常关键——玩家们谁能更早实现量产并获得客户订单,谁就会获得更大的先发优势,甚至极有可能会进一步挤压后来者的发展空间,出现"强者恒强"的局面。相比之下,迟迟无法量产,就会逐步丧失市场话语权。

而一个广泛、优质的「朋友圈」能够更易于帮助玩家们通过大规模订单创造口碑、继续拉升需求、走向销售正循环,同时实现供应链降本。

除了积极与产业链上下游合作,速腾聚创还在 2021 年 3 月落成了首条车规固态激光雷达产线,以便扩大量产规模、提升交付能力。

据了解,这条产线针对车规级激光雷达量产而设计的,同时产线的流程规范、质量管理体系等按照车规标准设计且通过相关认证,比如M1的产线通过了IATF 16949、ANSI/ESDS20.20-2014、ISO9001、ISO45001、ISO14001等认证;目前一些生产非车规级机械式激光雷达的产线都不在这个范畴内。

尽管近两年中,速腾聚创并未对外透露太多关于融资的进展,但其商业落地捷报不断。

据了解,截至 2021 年底,速腾聚创共计已手握国内外 40 余款车型定点订单,是国内激光雷达车载前装市场定点车型数量最多的企业,涵盖 Lucid、比亚迪、广汽埃安、威马汽车、极氪、路特斯、嬴彻科技、挚途科技等企业旗下的多款车型。

其中,基于与 Lucid 的合作,速腾聚创实现了全球首款智能固态激光雷达首次完成车规量产交付,也是中国激光雷达发展史上首次车规量产交付。

由于公司发展稳定、商业进展良好,最近坊间也传出了诸多关于速腾聚创的传言。

据外媒披露,速腾聚创正在筹备香港上市,计划募资 10 亿美元。如果顺利的话,速腾聚创有望成为国内第一家上市的激光雷达企业。

此外还有爆料称,速腾聚创正在开发多条车载激光雷达产线。

内卷的智能汽车,火热的激光雷达

有机构预测,2035 年,全球无人驾驶系统的市场规模将达到6000亿元,而中国市场的规模则接近1500亿元。巨大的市场想象空间,使自动驾驶成为汽车厂商的兵家必争之地。

智能汽车以及自动驾驶的发展在极大程度上推动了激光雷达的应用。

业内人士表示,2021 年全球搭载激光雷达的前装车型出货量在千台量级,而 2022-2023 年则会实现指数级提升,达到数万台级/年,2025 年可能是下个指数级跳跃,达到数十万台级/年。

去年11月广州车展上的“内卷”大戏,便是最为直观的呈现。

传统车企和造车新势力,都不约而同地将激光雷达车型作为了杀手锏。长城旗下新能源汽车品牌机甲龙负责人更是直接喊话:“你有几颗激光雷达?4颗以下,请别说话。”

数据统计显示,2022年内上市的、搭载激光雷达的新能源车型将多达13款。北汽极狐阿尔法S、小鹏P5、蔚来ET7、上汽RS33、智己L7等都预告了激光雷达的上车。可以说,几乎所有已知的新能源汽车品牌都加入了这场声势浩大的角逐。

相比汽车厂商你来我往的台前之争,激光雷达厂商在台下的较量虽然少了几分火药味,但激烈程度也毫不逊色。目前,全球范围内激光雷达的主要玩家包括Velodyne、Luminar、Aeva、Ouster、Innoviz以及国内的速腾聚创、华为、大疆、禾赛科技、万集科技等企业。

据了解,众多激光雷达系统厂商中,速腾聚创目前已在全球布局激光雷达相关专利超700项。此次广州车展上亮相的13款前装激光雷达新车型中,搭载速腾聚创产品的多达6款,占比接近50%。

通过一系列专利技术,速腾聚创保障其 M1 产品点云数据质量在高低反物体复杂分布、强光照射、多雷达对射、雨雪尘雾天气等驾驶场景中的安全可靠性,从产品侧消除业界的棘手难题。

实际上,尽管激光雷达的前装应用近两年才开始,但速腾聚创已成立有八年之久。

作为公司创始人兼 CEO,邱纯鑫自身是哈尔滨工业大学控制科学方向博士,移动机器人环境感知技术专家,曾在JFR(Journal of Field Robotics)等国际顶级机器人刊物上发表多篇论文,完成过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在内的多个机器人相关项目的研发工作;也曾是 MIT TR 35 的获奖者(麻省理工科技评论创新人才榜)。

在邱纯鑫的带领下,速腾聚创最早以机械式激光雷达入局。机械式激光雷达需要通过元器件堆叠才能达到行业性能要求,不仅可制造性和可靠性难以保障,成本也随着器件堆叠而居高不下。2016年底,面对即将爆发的自动驾驶市场,速腾聚创决定调整战略,将重心向MEMS(微电机系统)技术方案倾斜,就此踏入风口。

总结

这些年,激光雷达的技术路线之争是一个绕不开的话题,业内相关的讨论也总是关注的焦点。就车企定点的选择而言,基于 MEMS 路线的激光雷达已与全球各大车企在前装量产合作方面取得了斐然的进展。

随着量产元年的尘埃落定,市场对于激光雷达技术路线的认知和共识已经初见端倪。

雷峰网雷峰网雷峰网(公众号:雷峰网)

雷峰网原创文章,未经授权禁止转载。详情见转载须知。

声明:易趣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15127732@qq.com
横幅广告*129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