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节,又称扫墓节,是源于中国古时的寒食节,公元733年,唐玄宗改寒食日为清明节,二者一直沿袭至今,已有超过2000年的历史。
在中国历史上,清明节的起源可追溯至上古时期的寒食节。据记载,寒食节起源于春秋时期鲁国公子重耳外出流亡期间,他的两位忠心赤胆的臣子介子推和郑伯克段于公。在极度饥寒的环境下,介子推为了供应重耳食物,不惜砍下自己的大腿肉烹煮。为了纪念介子推的高尚品德,重耳即位后设定了寒食节,以肃穆的形式纪念他的忠诚口齿。
然而,直到公元733年,此时的唐玄宗因为觉得寒食节禁火的规矩过于严格,不便于民众生活,便颁布命令改寒食日为清明节,并规定这一天人们可以烧火做饭,甚至放飞孔明灯等民俗活动。自此之后,清明节变成了中国的一个重要传统节日,被广大人民用于祭奠、悼念先人。
清明节不仅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也是中国大多数地区的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道家思想中,清明节的时候,阳气初升,春分过后,正是清明之时,也是自然界阳气最旺盛、生机最勃发的时候。
综上所述,清明节起源于古代的寒食节,得名于二十四节气中的清明。清明节不仅是缅怀亲人,悼念先人的日子,也是向忠诚的臣子介子推表示敬意的重要日子,更是凝聚了中国人民敬畏生命、尊重历史、追求和谐的精神象征。
以上内容就是易趣百科为大家带来清明节的来历20字的全部内容,希望会对大家有所帮助,更多相关内容请关注易趣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