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rotected Image

李世民为什么在打仗时如此凶猛

2024-08-30 09:17:55 趣味生活 bianji01

 

李世民为什么在打仗时如此凶猛

父母足够的优秀、陪伴教育很重要、父母对孩子的信任。李世民在成长的过程中,其实会有着来自于父母的关爱。李渊一直都会比较相信孩子,会把李世民带在身边,在经过多年的经验累积之后,自然可以有效提升个人的实力,慢慢的成为战场上所向披靡的大将,后期还能够有机会成为皇帝。

父母足够优秀

李世民在20岁左右就已经成为合适的领兵对象,在领兵打仗这方面无人能敌。在接下来的几年时间内,更是带兵直接横扫天下,拥有着光辉的历史。从李世民的少年经历中可以看到,要想教育出一个比较优秀的孩子,应该保证自己的父母足够的优秀。只有自己的父母能够足够优秀,可以通过言传身教的方式去影响到每一个孩子,这对于孩子来说是一个最好的教育方法。

陪伴教育很重要

在李世民很小的时候,李渊虽然一直都在外面做官,但却始终都没有忽视李世民,一直都会把李世民带在身边。在这一个过程中,李世民会跟随着自己的父母走南闯北,能够见识很多的事情,眼界大开。这是为李世民在后期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后期会变得如此的成功,年少有为。

父母对孩子的信任

李世民在年纪轻轻时就已经备受大家的认可,这是来自于父母的信任,这一点是不可缺少的。在自己年少的时候,李渊一直都会给他足够的时间,足够的机会,一直都在不停的历练。当时虽然年龄比较小,但李渊都会比较相信自己的儿子,对于李世民更是委以重任,这是为何在最后能够如此成功的原因。在拥有了众多的经验之后,面对着战场不会害怕,能够轻而易举的找到一些合适的方案,能够解决所有的一切隐患,是一个非常不错的存在。

李世民征辽东时有多猛?2位名将当先锋,仅带3万人横扫15万大军

今日复明日,明日却几多?生当有追求,老亦不蹉跎。

严于律己需要毕生去恒持,一个人的成就或许有大小,但是 在自己时空里发光发热,照亮了自己温暖白驹嫌隙却是美好。

生活里的跌宕起伏,工作里的磕磕绊绊,指间漏去的华光与豆蔻,在 刀光剑影里渲染绮丽的色彩,心有执守便是宇宙洪荒里的志气昂扬。

李世民缔造的贞观盛世, 文治武功的跋扈飞扬, 总是伴随着铁与血的激情碰撞。晚年时远征辽东的高句丽, 亦臣亦友的热血追随,那是如何一段热血澎湃的岁月激荡?

645年, 历史 烽烟袅袅,唐太宗李世民发兵十万,亲自指挥远征盖苏文。

首先是张亮为将的四万水军,登船破浪,兵锋直指大连。其次便是唐太宗坐镇的六万步骑,在徐茂公与李道宗的率领下杀向高句丽。

本来尉迟敬德李世民是不计划让他参加战争的,但是在老将军的坚持下,得以成为随军的一员。 男儿热血,是不会随着岁月的褪色而冷却的。

当大军到达邺城,李世民一时起意要祭拜曾经的曹操。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膜拜,亦都有自己的欣赏。而曹操便是唐太宗所欣赏的大将之才,而相对于自己的帝王功绩,更是自豪感慨。

然而对于最终高句丽之争的结局,在唐太宗的认知里却是 虽胜犹败 ,其中却是有着怎样的纠葛呢?

而这段刀兵祸起又是为何呢?

642年,高句丽的权臣起兵造反。这个人就是宰相盖苏文,并且他成功了,残忍地将自己的主公杀死,扶持了幼子高藏,在高句丽开始了“挟天子以令天下”的逍遥生活。

人都是有野望的,而野心也是会膨胀的。643年,掌权不久的盖苏文,将自己的魔爪伸向了新罗国,遭受灭顶之灾的新罗国,只能是向天可汗的唐太宗求救。

唐太宗先是派出使者去往高句丽劝和,想着高句丽能够与新罗国化干戈为玉帛,但是盖苏文却是一意孤行,自以为是的拒绝了唐王朝的战争调和。

千古一帝的唐太宗,可不会惯着弹丸小国的高句丽,于是战争的号角响起。唐太宗御驾亲征要好好教训下盖苏文。

于是唐王朝开始了备战,从而在 历史 的扉页上留下了光辉的一笔。而妄想打败唐军的盖苏文最后也成为了唐朝将领辉煌功绩的陪衬点缀。

而随着先锋大将徐茂公和李道宗先行遇山开路,遇水搭桥。他们遇到了来自辽东城盖苏文的四万骑兵精锐。

仅仅是远道而来疲惫的一万兵马,李道宗与徐茂公就悍然地向高句丽发起了进攻。有实力的自信,与盲目的自大,往往就在一瞬之间。唐朝宿将有幸是前者。

于是先是李道宗领着四千号人哇哇的冲向了十倍于自己的敌人,再者便是徐茂公,也是不甘人后的冲向了敌人。希冀在唐太宗到来前出自己的一份力,为老大分忧。

而随着进攻的号角奏响。李道宗手下的马文举一马当先的进行冲锋。这一兵力悬殊下的攻击一开始倒是把高句丽兵给唬住了,阵脚大乱。

可惜时间不长,兵少的缺点暴露,高句丽方面开始了疯狂的反扑。在寡不敌众的情况下,竟然出现了军官逃跑的现象。 这无疑是唐军的雪上加霜。

着急的李道宗只能是收拢几十名败兵,然后须发斑白的老将军便带着几十名男儿哇哇地冲向了敌军, 一股不要命的气势迎面扑向敌人。

而不单单是李道宗,还有徐茂公,也是挥舞着武器,哇呀呀地冲向了敌人。 将领用命,士兵效死命。 最终硬是打得高句丽兵败退蜷缩在辽东城里不敢冒头。

随着快知天命的李世民到来,在论功行赏后,驱马来到了辽东城下。高句丽人还是坚守不出,只能安排士兵充填护城河。然后城破,高句丽一波主力被消灭。

后来,在一众老将军的奋武之下, 唐军连战连捷,最后打得盖苏文只有一座城池的地盘,但也就是这最后一座城池却成为了唐军难啃的骨头。

因为失败后的盖苏文竟然最后疯狂地整合15万兵马困守安市城!而唐军一方在一路战争伤亡和攻城守兵的安排后,仅有三万人马迎战!

而自信满满的盖苏文也在安市城外企图用十五万人海战术打败三万的唐军。

然而,就是这样的情况下,所有的将军都争先恐后地要求出战!于是李世民看到士气可用,便安排了对敌人的战术进攻。

首先是徐茂公率领一万五千军马,正面对敌人发起进攻。然后由长孙无忌带兵绕到敌人背后与徐茂公进行前后夹击。

而李世民则带领部分人马,攻击敌人侧翼。兵贵精而不在多,更何况是唐朝的百战精兵。于是高句丽败了, 十五万的士兵兵败如山倒,没有翻盘的可能。

而也就是这一战的过程中,后来大名鼎鼎的薛仁贵被唐太宗发现, 唐王朝也有幸没有出现将领青黄不接的尴尬局面。

这一战,唐军横扫五倍于自己的敌人, 这便是盛唐的风采与气魄。

在战斗结束后,此次一战在付出了两千士兵伤亡的情况下,唐军收获牛马兵器辎重无数。高句丽在城池被占领了十座之后,也被打得继续臣服,一蹶不振。

唯一遗憾的是,盖苏文兵败后更是坚守城池,唐太宗在天气转冷的情况下,只能是无奈撤军, 而也就是这样大胜的战果下却被唐太宗因为一座城而认为是失败了。

每个人对自己的所作所为总会有着不同的标尺,而也就是这一份标尺引领着每个人的言行举止,成败里的英雄只有自己清楚。

是知耻而后勇的执着,还是虽败犹荣的坚守, 每一份的努力都会有着花苞待放, 春华秋实惹人醉,最是醉心有几人。

严格的要求自己,是自控力的彰显, 自控力的人生拥有着无数可能。

大唐统一天下关键之战,李世民差点被射成刺猬?

大唐统一天下关键之战,李世民差点被射成刺猬?下面我为大家详细介绍一下相关内容。

爆发于武德三年(公元620年)的“虎牢关之战”,被称为唐朝统一天下的关键一战。

01

武德三年,唐高祖李渊虽然建立了唐朝,但依然是群雄争霸的局面,天下远不是他一个人的天下。

当时,李渊的强劲对手,至少还有两大割据势力,一是建立了夏国、称雄河北的窦建德,一是占据河南、以洛阳为都城建立了郑国的王世充。

李渊若想统一全国,必须拿下这两大势力。

何况,这两人占据的地方,是至关重要的中原地区。

武德二年三月至武德三年四月,在山西新绛西南的柏壁,秦王李世民搞定了刘武周、宋金刚等割据势力,这使李渊得以腾出手来,集中力量对付王世充和窦建德。

李渊的方略是先郑后夏、各个击破,于武德三年七月下诏,命李世民率八总管二十五将,统兵八万多征讨王世充。

王世充立即调兵遣将,抵御李世民大军,命魏王王弘烈守襄阳、荆王王行本守虎牢、宋王王泰镇守怀州、齐王王世恽负责洛阳南城、楚王王世伟守洛阳宝城、汉王王玄恕守洛阳城北、鲁王王道徇守洛阳宫城北。

王世充意识到,这是一场生死之战,所以能安排的全都安排了,包括他的大儿子、所谓的太子王玄应(负责洛阳东城),他自己也亲自披挂上阵。

当李世民率大军打到慈涧(今河南新安县东三十里)时,王世充顶不住了,不得不退守洛阳。

李世民暂时不攻洛阳,而是先逐个拿下洛阳附近的城镇。

当洛阳成为一座孤城、粮道被切断后,李世民才驻军洛阳北面的邙山,居高临下,像老虎的眼睛盯肉那样盯着洛阳,盯得王世充毛骨悚然。

02

这时的王世充,成了真正的孤家寡人,河南的五十多个州,全都降了李世民,放眼全球,如今唯一能帮他的,只有一个窦建德。

但向窦建德开口求助,他实在不好意思——据《资治通鉴》,自从他于武德二年九月占了窦建德的黎阳、窦建德袭破殷州作为报复后,他们就成了冤家,互相仇恨到了信使不通的地步。

但不向他求助,向谁求助呢?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王世充被迫向昔日仇人开口求救。

呵呵,你小子当初那么狂,没想到也有今天!窦建德刚想教训王世充派来的使者几句,他的中书侍郎刘彬就朝他使了个眼色,两人走到一边,说起了悄悄话。

刘彬对窦建德说,如今天下大乱,唐得了关西,王世充占了河南,咱们得了河北,虽成三足鼎立之势,但李渊起兵攻王,来势凶猛,王世充的地盘越来越小,眼看撑不了多久了,王世充一完蛋,咱们也很危险。

在刘彬看来,王世充一定要救,因为救他就是救自己,两家联手打败唐军后,“咱们再根据形势的变化,寻机干掉王世充,夺取天下”!

呵呵,强敌当前,首先想的不是如何自保,而是夺取天下,很有追求嘛!

既然性价比这么高,还有什么仇恨不能放下呢?窦建德便派人去给王世充回话:帮你抵御唐军,没问题!

可他是如何帮王世充的呢——派他的礼部侍郎李大师等人,去请求李世民停止进攻洛阳。

很傻很天真五个字,说的就是这位吧?不知道李世民笑没笑,反正读到这里的时候,本人情不自禁地笑了。

李世民留下了窦建德的使者,却对他的请求未加理睬——(窦建德)遣其礼部侍部侍郎李大师等诣唐,请罢洛阳之兵,秦王世民留之,不答。

03

既然不答,那就是不给面子了。

武德四年,李世民仅率一千多骑兵,让秦叔宝、程知节、尉迟恭、翟长孙带队,将王世充打得节节败退,仅在洛阳外围的一次战斗中,就歼灭、俘虏对方六千多,还把王世充的骑将葛彦璋抓了活口,王世充逃回洛阳的时候,很是狼狈。

紧接着,李世民又派将军李君羡,半路截击从虎牢关运粮到洛阳的王玄应,把他打了个稀里哗啦,王玄应运粮军最后逃脱的,只有他一个人。

据《资治通鉴》记载,接下来的战斗之激烈,身先士卒的秦王李世民之危险,都可以说是古今罕见。

首先是在大战正式开始之前,李渊的命令就不一般,他对李世民派回朝廷请求包围洛阳的宇文士及说,你回去跟秦王说,今取洛阳,务必全胜,否则决不收兵,克城之日,乘舆法物图籍器械这些东东,你把它们收集起来,其他的男男女女玉器布帛等等,全部分给将士们吧!

说白了就是,这一次非把王世充弄死不可,再也不给他活的机会!

王世充也明白,最后一搏的时候到了,所以在被关门打狗之前,他不得不主动出击,未等想把军营移到青城宫的李世民把壁垒修好,就亲自率兵两万冲出方诸门,搞得唐军惊慌失措。

好在李世民并未慌张,命精骑在北邙山布下阵势,等待王世充自投罗网,他则登上北魏宣武帝陵,观察了一阵敌情后说:“今天非狠狠收拾他一顿,把他打痛不可,不然今后他还敢出来!”

在李世民看来,王世充这是倾巢而出,想拼命了。

只有没有其他办法的人,才会使这最后的“绝招”。

说完这话,李世民命屈突通率领五千步兵打头阵,交代他说,两军一交锋,你就马上放烟火。

屈突通答应一声,率军过谷水迎敌去了,李世民则翻身上马,命令骑兵做好战斗准备。

04

烟火一起,李世民亲率骑兵,饿虎扑食一般冲向敌阵,与屈突通的步兵合并一处,奋力杀敌。

为了弄清王世充的兵力分布情况,李世民来了个火力侦察,亲率几十精骑冲入敌阵。

李世民的不怕死,把王世充吓了一大跳,同时也觉得,这是干掉他的好机会,于是指挥士兵朝李世民靠拢,试图包围他,然后干掉他。

然而,直到李世民一直冲到他的阵地背后,王世充也没有达到包围他的目的。

也不知过了多久,边冲边杀,边杀边冲,不知杀了多少敌人的李世民,突然惊讶地发现,自己已与大家走散,身边除了将军丘行恭,再无第二个人!

王世充的几个骑兵也发现了这个情况,立即像打了鸡血那样追上来,箭像雨点般朝李世民射来,李世民拼命挥动手中剑才未中箭。

但他顾得了自己,却顾不上坐骑,结果,他的坐骑中箭倒毙,把他像狗啃泥那样从背上摔下来,若不是丘行恭调转马头,拼命朝敌人射击,使之不敢向前,李世民定会被射成刺猬!

趁敌人愣神的工夫,丘行恭急忙翻身下马,把坐骑让给李世民,自己在马前步行,手舞长刀连杀几人,才保护李世民冲出敌阵,回到自己的部队。

骠骑将军段志玄也是险象环生,深入敌阵的他坐骑倒下,他被王世充的两个骑兵抓住,他们抓住他的发髻,打算把他“绑架”过河,没想到他奋力一跃,飞身而起,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连踢两脚,把两个敌兵踢下马来,他骑着其中一匹马,快马加鞭朝自己的阵营狂奔,后面跟着几百个追兵,却一个也不敢靠近!

王世充明白,殊死一搏,也许还有一线生机,所以他也亲自上阵,军队多次被唐军打散,又重新集中到一起,不歇气地从早上打到中午,实在坚持不住了才退军。

李世民则紧紧咬住他的 *** 不放,一直追到洛阳城下,包围了洛阳。

05

洛阳毕竟是王世充的首都,王世充又是困兽犹斗,防御之严密,前所未有,可以说是水泄不通,基本上没有破绽,要想拿下,实在不容易!

王世充集中到洛阳的武器,也是最精良的,使用的大炮,可以发射五十斤重的石头,射程达两百步,使用的八弓弩,箭如车辐,镞如巨斧,射程达五百步。

李世民指挥部队,昼夜不停地四面围攻,十多天过后,洛阳依然固若金汤!

城里先后有十三个人,想翻墙出来投降唐军,都未成功,全被城里发出的箭射死。

连续攻打十多天,唐军将士的体力和意志,都到了极限,“皆疲弊思归”——算了别打了,洛阳坚如磐石,打多久都没有卵用,咱们还是哪里来回哪里吧!

连总管刘弘基都想打退堂鼓,请求班师,被李世民一顿训斥:“咱们这次大举而来,应该一劳永逸地解决王世充,东方诸州已望风款服,唯洛阳孤城,势不能久,功在垂成,奈何弃之而去!”

李世民教训完刘弘基,下令全军:“洛阳未破,师必不还,敢言班师者斩!”

将士们倒是不敢啰嗦了,了解到情况的大老板李渊却不淡定了,既然洛阳如此难啃,那就放弃吧,令李世民还军。

李世民立即上表,阐述不能还军的理由,又派参谋军事封德彝入朝面论形势:“世充得地虽多,率皆羁属,号令所行,唯洛阳一城而已,智尽力穷,克在朝夕。今若旋师,贼势复振,更相连结,后必难图!”

总而言之,在李世民看来,如今就像烧开水,已经烧到了九十九度,再加把火就能烧开了,值此关键时刻,千万不能松劲,否则就是前功尽弃!

既然是这样,那就继续干吧,李渊听从了李世民的建议。

李世民又给王世充写信,分析他即将面临的险恶形势,指出困兽犹斗是没用的,是负隅顽抗落得身败名裂呢,还是识时务者为俊杰,你自己看着办吧,相信你是个聪明人!

这个聪明人,来了个不理不睬。

06

王世充拒不投降,他的郑州司兵沈悦却扛不住了,派人到唐左武侯大将军处请降。

双方谈妥之后,沈悦做内应,唐左卫将军王君廓趁夜带兵攻打虎牢关,夺了虎牢关之后,抓了王世充的荆王王行本和长史戴胄。

王世充之所以拒不投降,是因为他还有希望——窦建德终于答应出兵,实质性地帮他了!

窦建德亲自出马,率领十多万大军水陆并进,向西溯黄河而上,与王世充之弟、徐州行台王世辩手下将领郭士衡的几千兵马会合,号称三十万,驻扎在成皋东原。

有人怕了,请求李世民避开窦建德的兵锋,宋州刺史、阳翟郡公郭孝恪却说,窦建德傻呀,王世充已是穷途末路,马上就要完蛋,他竟然主动往火坑里跳,那咱们就成全他,趁机把他和王世充一起收拾了,这是天意要灭郑、夏两国啊!

他建议李世民凭虎牢关之险抵御窦建德,抓住时机,一举歼灭。

经与将领们商议,李世民最后决定:把军队分为两部分,一部分交给齐王李元吉,命屈突通等人辅助他围困洛阳,李世民自己带三千五百人开赴虎牢关。

李世民率军开赴虎牢关的时候,王世充碰巧在洛阳城上望见,但他不知李世民意图,竟以为对方在玩儿阴谋、挖坑让他跳,不敢出城交战。

不然,他若倾巢而出,李世民和他那点兵力,恐怕不够他塞牙缝!

而后来的事实证明,李世民的坚持是对的——

武德四年三月二十五日,李世民率军进入虎牢,第二天带领五百骑兵,来到离虎牢二十多里处观察窦建德营地,让李勣、程知节、秦叔宝等人,带领其他人埋伏在路边,他自己仅带四人去诱敌。

来到离窦建德营地三里处,李世民与窦建德的游兵遭遇,敌人以为他们是对方的侦察兵,李世民却朝他们大喊一声“我是李世民”,然后举箭就射,箭无虚发,一箭一个,窦建德军顿时大乱,出动五六千骑兵追赶。

其他三人吓得面无人色,李世民却说,你们只管往前跑,我来断后,说罢放慢速度,等对方追上来,然后又是一箭一个。

后来,他成功地把对方引入埋伏圈,斩首三百多,还抓了窦建德两员大将。

据《资治通鉴》,被挡在虎牢一个多月、PK了多次都没占到便宜,更未能前进一步的窦建德,探听到唐军草料用完,在黄河以北牧马的消息,准备对李世民来个一网打尽。

五月初一,渡过黄河侦察敌情的李世民,故意留下一千多匹马在黄河岸边放牧。

窦建德果然上当,第二天倾巢出动,列出的战阵连绵二十多里,还真吓住了一些胆小的唐军。

李世民却不慌不忙,耐心等待时机,从早晨等到中午,等到敌人饥饿疲惫之时,才率军向东涉过汜水,直扑敌阵,而那时,窦建德正在接受群臣的朝谒……

在从天而降的唐军面前,窦建德军队迅速崩溃,李世民率军追出三十多里,斩杀三千多人,俘虏五万多人,被长枪刺中的窦建德也成了俘虏。

窦建德一完蛋,王世充的将领王德仁就放弃洛阳旧城逃跑了,副将赵季卿献城投降。

李世民押着窦建德和其手下等其他俘虏,来到洛阳城下,请王世充过目,王世充见大势已去,只好率众投降。

看着来到军营门前,王世充率领的长长的投降队伍(郑国太子、百官等两千多人),李世民长舒一口气——感谢上帝没有辜负我的坚持。

声明:易趣百科所有作品(图文、音视频)均由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若您的权利被侵害,请联系315127732@qq.com
横幅广告*1290*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