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专家称有收入才有消费
许多专家认为,有收入才有消费。没有收入,就很难保证基本的生活需求,更谈不上提高生活质量。收入也是人们获得自尊和满足感的重要来源之一。在有了一定的收入保障后,人们才能更加放心地去消费,去追求自己想要的生活。在消费过程中,应该根据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状况来做出选择,避免过度消费和浪费。还应该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为未来的生活和紧急情况留有一定的储备。
在当今社会,消费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收入和消费是相互关联的两个概念。收入是指人们在一定时间内通过劳动、投资等方式所获得的报酬,消费则是指人们为了满足自身需求而购买商品或服务的行为。收入和消费之间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收入水平直接决定了个人的消费能力和消费水平。
不同收入水平的人们在消费过程中会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低收入人群可能更加注重价格和性价比,高收入人群则可能更加注重品质和服务。不论是哪种收入水平的人,都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合理规划和管理自己的财务。
作为消费者,应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念和行为。要根据自己的收入情况来确定消费水平,不要过度消费。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要充分考虑自己的实际需求和经济状况,避免盲目跟风和浪费。还要养成良好的储蓄习惯,为未来的生活和紧急情况留有一定的储备。在购买商品或服务时,不能只看重价格而忽略了品质。如果一味追求价格便宜,可能会购买到低质量的产品或服务,给自己带来更多的麻烦和损失。在消费过程中,要注重品质和性价比,选择适合自己的产品或服务。
消费理论的收入、消费和储蓄三者之间和谐关系的理论
按照传统消费理论,居民收入=消费+储蓄,或者说,消费=收入-储蓄。这两个公式表明,不能将收入等同于消费,更不能将储蓄等同于消费。实际上,即使收入增长了,并不见得用于改善生活,而是把它变成储蓄,形成高储蓄、低消费。2006年比1978年,以当年价格计算,我国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分别增长33.2倍和25.8倍,城乡人均消费额分别增长20.5倍和19.5倍,而城乡居民人均储蓄额增长高达560.3倍。这不就是高储蓄、低消费吗?高储蓄又是高投资的根源。高储蓄、高投资、低消费成了我国经济中的一种顽症,非下功夫治理不可了。
在当今世界,消费与储蓄的关系不外两大类型:以美国为代表的低储蓄、高消费类型与以日本为代表的高储蓄、低消费类型。两种类型何者为佳,值得探讨。现在看来是各有利弊,也各有存在的条件,我们不能照抄。美国没有储蓄但有大量投资支持经济发展,而投资从何而来呢?通过向全世界出售政府债券、企业债券、股票,在全球发行美钞以及巨额外贸逆差等方式,集中全世界的资本。这一点不适合我国,我国的建设资金主要靠内部积累,即由储蓄转化而来。日本的低消费、高储蓄同以往我国30年的实际情况相类似,存在众多弊端。在我国,既要大量储蓄(投资)促进生产高速发展,又要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活需要。因此,从我国国情出发,应使收入、消费、储蓄三者大体同步增长,或者说,三者之间的比例关系保持常数,笔者称其为适度消费理论。这个理论不同于消费倾向下降,而储蓄倾向上升的理论。专家谈银行存款利率下调,为什么说利好消费呢?
因为居民储蓄利率降低,极有可能将存款用于消费或投资领域。
多家国有大行下调存款利率
根据多个媒体报道的消息,多家国有大行以再度下调存款利率。其中活期存款利率下调5个基点,三年定期和大额存单利率下调15个基点,其余时限定期存款同时下调10个基点。该消息在网络上引发热议,大家纷纷揣测银行这样做的目的。有网友称是为了促进消费,也有网友认为这是银行为保障利润而推出的政策。
储蓄收益的下降,会降低居民储蓄意愿,进而提升居民消费意愿。
对于普通居民而言,储蓄已经是最常见且最普遍的理财方式。在以往生活当中,储蓄利率虽然不算太高,但其收益也能让大多数普通居民满意。可是在各大银行下调储蓄利率之后,居民在银行内的储蓄收益会出现明显降低。在这种状况之下,肯定会有部分居民存款意愿出现大幅下降。他们会更愿意把存款从银行中取出来,或用于生活消费,或用于其他投资领域。
有专家在谈到银行存款利率下调时,称此政策会有利于消费,其实也是从这个角度出发来考虑问题的。专家还称这种政策能够保证银行收益,在LPR利率下调情况下,有利于增加银行营收。
对于普通居民而言,如对银行储蓄收益不满意,或会将存款取出用于提前还贷,这有可能会减少银行收益。其中利弊还需要专业人士分析研究,普通人只需要决定是否继续储蓄即可。
在现阶段经济发展当中,消费是拉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之一。银行降低存款利率,最主要的还是想要引导居民进行消费,试图通过这种方式带动经济循环,进而达到经济的健康稳定发展目的。普通人只要想好自己赚的钱该怎么用,其他没必要考虑太多。